第500章 大结局(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安排,既体现了对江鸿飞安全的周密考量,也透露出他对生活品质的不凡追求。
  毕竟,作为帝王,他深知自己的安危关乎国家根本,不可轻率涉险。
  同时,他也享受着这份旅途的惬意,将御驾亲征化作一场游历天下的盛宴,领略这个世界的广袤与繁华。
  此次出行,规模空前,二百列火车轰鸣前行,二十万战马奔腾不息,十万精锐护卫如影随形。
  江鸿飞不仅携带了所有他心爱之物,更将这场旅行打造成了一场流动的盛宴。
  沿途各地,皆被精心布置,确保他与随行人员的食宿无忧。
  这种奢华与排场,在旁人看来或许过于铺张,但实际上,江鸿飞的此次出行并未给国家财政带来丝毫负担。
  其所所有费用,包括远征军的军饷与补给,皆由江鸿飞个人承担。
  而且,在江鸿飞的严令下,远征军坚持“公平交易”的原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所过之处,一切所需皆需以灵石和大元帝国发行的货币购买,绝不占百姓丝毫便宜。
  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民心,更展现了他作为君主的睿智与远见。
  远征军的将士们,因丰厚的军饷与远征补助而士气高昂,他们深知胜利不仅能为国家带来荣耀,更能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奖赏。
  这种激励机制下,他们无不奋勇向前,誓要为大元帝国开疆拓土。
  而江鸿飞的随行人员,也因俸禄优厚而心满意足,他们尽心尽力地服务于这位帝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他未曾亲临战场,亲自挥剑斩敌,却将那些怀揣着封地之梦、诸侯之心的儿子们,一一推向了战争的洪流,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考验”。
  用江鸿飞的话来说就是:“世间从无免费的盛宴,封地与王位,非是唾手可得之物。欲得之,必先自证其能,否则,便安于本土,或仕或商,亦或平淡度日,切勿再存非分之想。”
  这番话,如同冰冷的刀锋,切割了皇子们心中的幻想,却也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屈与斗志。
  无人敢于质疑江鸿飞的决定,这不仅因为他在位期间所创造的辉煌——四海归一,疆域辽阔,前无古人;更因为他那深邃的智慧、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宽广的胸怀,使得他的统治深得人心。在他的治理下,帝国日益强盛,而他本人,则如同一位智者,用公正与智慧驾驭着这个庞大的帝国机器。
  回望过往,那些获得封地、成为诸侯王的皇子们,无一不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赫赫战功或是其他卓越的贡献。
  江鸿飞深知,唯有真正的实力与贡献,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与臣服。
  因此,他对于儿子们的期望,同样如此。
  他告诫他们:“若无真才实学,不能服众,即便朕赐你封地、王位,亦是昙一现,终将被他人所取代。与其如此,不如安分守己,或许还能享受一世富贵。”
  总而言之,江鸿飞的诸多皇子,怀揣着对封地与王位的憧憬,必将在证明自身实力的征途上不懈奋斗。
  这不仅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更是命运与努力的交织。
  江鸿飞深知,轻易得来的荣耀,难以激发真正的珍视与守护之心。
  因此,他设定了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让每位皇子都需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生死考验,方能触及那梦寐以求的封地之钥。
  值得一提的是,江鸿飞以抓阄定疆土的方式,彰显了他对子女一视同仁的公正之心。
  在这个世界,人们对命运的信仰根深蒂固,尤其是涉及皇权更迭、诸侯林立之事,更是将其视为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种设定,既是对皇子们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未来可能纷争的预警。
  因为,在权力与欲望的驱使下,总有人不甘现状,渴望更多,甚至不惜手足相残,以达成自己的野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先例证明,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终将走向整合或分裂的宿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