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二龙不相见(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若是刘据,则根本不需要任何外人的支持,哪怕卫青和霍去病不在世了,他们给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和旧部,也已经相当可怕。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前朝天子的近侍。
  便也只能提上桶跑去茂陵给刘彻守陵,自此远离权力中心,很快成为没人理会的边缘人。
  因此对于卫霍两氏之外的人来说,阻止刘据继位大统便是他们的共同利益。
  但现在呢。
  自打刘据与他私下说过一次“掏心窝子”的话之后,苏文便彻底怕了,不敢再与刘据为敌,甚至还做起了“苏六”。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越发让他明白。
  别看刘据平日行事像个没有城府的愣头青一样,实则拥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大智慧。
  正如此前的毁堤淹田、镇抚南越国、东莱候神、盐铁官营改革、征伐朝鲜半岛……等等诸事。
  旁人或许不知内幕,但苏文却是深知刘据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又给大汉带来了如何巨大的厉害转变。
  最重要的是,刘彻在这些事的反应也几乎被他全程见证。
  因此他无比确信,刘据在潜移默化之间,已经做到了能够操纵刘彻情绪的地步,想让他哭就可以让他哭,想让他笑就可以让他笑,想让他怒就可以让他怒。
  偏偏刘据还极为懂得把握分寸。
  在毁堤淹田中,他看似是大不敬,却将大禹古河道变成了刘彻的“天人感应”。
  镇抚南越国的时候,他看似是在恶心刘彻,却让刘彻实实在在过了一把“万国来朝”的瘾。
  还有其他的那些事情。
  虽然刘据一直都有矫制、抗命、不敬、不孝之举,刘彻为此不知砸了多少案几,愤怒之余更不知多少次生出废了刘据的心思,但他却始终没那么做,总是对刘据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这是为何?
  还不是因为通过刘据这些矫制、抗命、不敬和不孝,无论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都刘彻的皇权和声望非但未曾受到影响,还在不断增强,以至于他内心最终感受到的其实是感天动地的大孝?
  不然刘彻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容得下这样一个逆子?
  因此苏文早已笃定,刘据根本就是大智若愚,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此前那些矫制、抗命、不敬、不孝的行为,不过是他避免“功高盖父”的手段罢了!
  直到刘据去了西域。
  苏文也越发确定,刘据就是他所想的这种人!
  一道道惊天动地的捷报,匈奴和西域日新月异的大好局面,如果不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如何能够在几年之内办到?
  就这么说吧,刘据去了西域数年之久。
  大汉直到现在甚至还没在他国面前露出过血条,此事就连卫青和霍去病也只有望尘莫及吧?
  最重要的是。
  刘据到了西域之后,忽然就像是变了性子,不再是那个令刘彻咬牙切齿的逆子了。
  除了长久没有回京复命之外。
  刘彻的所有诏令,刘据几乎都全盘服从,刘彻让他往东,他就听话往东,刘彻让他打狗,他也必然打狗,最多顺手捉几只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