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一日两混元(2 / 3)
这一天,受观音菩萨点化、前往西天取经的唐玄奘,路过了五行山,并且发现了被压在山下的孙悟空。
经过一番周折后,唐玄奘爬到了山顶,揭开那贴在上面的金帖。
终于,金猴脱困而出,再次恢复了自由,而由此,也终于是浩浩荡荡,开启了这西游量劫。
从东向西而行,一路上,先后又有猪八戒、沙悟净以及一条小白龙加入。
西行的五人组算是齐了。
而孙悟空也跟随着唐玄奘,一路降妖伏魔,与此同时,向唐玄奘学习佛法。
不过,往往的,孙悟空在佛法上的领悟,却还要更胜过唐玄奘。
许多的道理,让唐玄奘都张口难言。就这样,一路上顿顿挫挫,经历数十次劫难,师徒一行,总算是到了灵山。
孙悟空来到灵山,看着眼前的灵山,忽然福至心灵,将唐玄奘以及猪八戒、沙悟净连同那小白龙一提。
就到了大雷音寺中。
环顾寺内,诸佛、诸菩萨、诸明王、护法、金刚等等,唐玄奘等都有些被吓住了,孙悟空却恍若不见一样,只看向端坐最上方宝座上的如来佛祖。
也即是多宝。
多宝见孙悟空如此,岂不知此猴已经开窍,却是口喧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
“恭喜,恭喜,汝今日得成正果,可为斗战胜佛矣!”
孙悟空乃立地成佛,成了斗战胜佛。
除此之外,唐玄奘成了旃檀功德佛,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沙悟净成了金身罗汉,那小白龙,也成了八部天龙。
而与此同时,灵山之上,陡然之间,金光大放,有无量气运涌动。
于光芒之中,现了三佛。
却是那佛道之起源,万佛之祖,接引古佛,又名阿弥陀佛;左边是准提佛母,右边则是世间自在王佛。
其中阿弥陀佛、准提佛母,因是圣人之身,故而只是化身降临。
那世间自在王佛却是真身出现,世间自在王佛,即红云也。红云成世间自在王佛时便曾有言,佛教大兴之时,便是其证道之日。
如今唐玄奘、孙悟空等都成正果,将佛法东传,却正是佛门大兴之日。
因此这一佛祖,却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证道契机。
但见世间自在王佛身上,发无量光,盘坐于空中,口中诵了一部佛经,以传众生,却乃是《世间自在王佛经》。
诵完经典过后,世间自在王佛即证混元,一股磅礴的混元大罗金仙气势,传遍了洪荒三界。
但见天地之间,无数的异象,纷纷显化而出,无数众生,都跪拜在了地上。
而世间自在王佛证道之后,便回复了本相,正是红云,不过红云虽然证道混元,脱身而去,但也留下了一化身,依然为佛门三大古佛之一的世间自在王佛。
而也就在红云证道之后,那斗战胜佛孙悟空便一個筋斗,翻了起来,也出现在灵山的空中。
孙悟空对三佛道:“现在却也该是我证道的时候了。”
三佛都点了点头,道:“道友请。” ↑返回顶部↑
经过一番周折后,唐玄奘爬到了山顶,揭开那贴在上面的金帖。
终于,金猴脱困而出,再次恢复了自由,而由此,也终于是浩浩荡荡,开启了这西游量劫。
从东向西而行,一路上,先后又有猪八戒、沙悟净以及一条小白龙加入。
西行的五人组算是齐了。
而孙悟空也跟随着唐玄奘,一路降妖伏魔,与此同时,向唐玄奘学习佛法。
不过,往往的,孙悟空在佛法上的领悟,却还要更胜过唐玄奘。
许多的道理,让唐玄奘都张口难言。就这样,一路上顿顿挫挫,经历数十次劫难,师徒一行,总算是到了灵山。
孙悟空来到灵山,看着眼前的灵山,忽然福至心灵,将唐玄奘以及猪八戒、沙悟净连同那小白龙一提。
就到了大雷音寺中。
环顾寺内,诸佛、诸菩萨、诸明王、护法、金刚等等,唐玄奘等都有些被吓住了,孙悟空却恍若不见一样,只看向端坐最上方宝座上的如来佛祖。
也即是多宝。
多宝见孙悟空如此,岂不知此猴已经开窍,却是口喧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
“恭喜,恭喜,汝今日得成正果,可为斗战胜佛矣!”
孙悟空乃立地成佛,成了斗战胜佛。
除此之外,唐玄奘成了旃檀功德佛,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沙悟净成了金身罗汉,那小白龙,也成了八部天龙。
而与此同时,灵山之上,陡然之间,金光大放,有无量气运涌动。
于光芒之中,现了三佛。
却是那佛道之起源,万佛之祖,接引古佛,又名阿弥陀佛;左边是准提佛母,右边则是世间自在王佛。
其中阿弥陀佛、准提佛母,因是圣人之身,故而只是化身降临。
那世间自在王佛却是真身出现,世间自在王佛,即红云也。红云成世间自在王佛时便曾有言,佛教大兴之时,便是其证道之日。
如今唐玄奘、孙悟空等都成正果,将佛法东传,却正是佛门大兴之日。
因此这一佛祖,却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证道契机。
但见世间自在王佛身上,发无量光,盘坐于空中,口中诵了一部佛经,以传众生,却乃是《世间自在王佛经》。
诵完经典过后,世间自在王佛即证混元,一股磅礴的混元大罗金仙气势,传遍了洪荒三界。
但见天地之间,无数的异象,纷纷显化而出,无数众生,都跪拜在了地上。
而世间自在王佛证道之后,便回复了本相,正是红云,不过红云虽然证道混元,脱身而去,但也留下了一化身,依然为佛门三大古佛之一的世间自在王佛。
而也就在红云证道之后,那斗战胜佛孙悟空便一個筋斗,翻了起来,也出现在灵山的空中。
孙悟空对三佛道:“现在却也该是我证道的时候了。”
三佛都点了点头,道:“道友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