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又年轻又真诚的人(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想着,又见到了许敬宗也朝着这里走着。
  见对方也停下了脚步,褚遂良道:“你我都斗了大半辈子了,头发都白了很多,你我就不能真诚些吗?”
  “褚狗。”许敬宗留下这么一句话,挥袖离开,还要去忙着他的国事。
  “许贼!”褚遂良指着许敬宗的背影,怒喝一声也挥袖离开。
  乾庆十二年,到了九月,一道急报送到了长安城,这份急报记录着幽州与辽东的事,今年的东北又一次丰收,肥沃地黑土地种出了数不清的粮食,豆子与稻米满仓,放都放不下了。
  中原的平原地带本就是粮仓,如今又有了辽东,皇帝亲自赐名东北大米。
  幽州从来不是苦寒之地,只要治理得足够好,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开垦,千里的沃野可以种出吃不完的粮食。
  李唐的粮仓有好几座,辽东的粮仓,黄河两岸,以及江南两道。
  相比之下,天山的粮食与青海的粮食反倒不是主力,可以另行储存。
  最近,户部要应对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天竺的粮食要如何运送到中原,当年天竺女王耗费了庞大人力,才将粮食送到了长安,这种事可以做一次,但不能做很多次。
  天竺女王可以不计成本,哪怕杯水车薪,可朝中不能做这种不现实的事。
  兵部侍郎裴炎来到了户部。
  褚遂良看着一张巨大的地图道:“裴侍郎,所来何事?”
  裴炎递上一卷书道:“这是军中的呈报,希望对户部的事有所益处。”
  褚遂良接过书卷,再看如今的裴炎,笑道:“朝中最年轻的侍郎,当真了得。”
  裴炎作揖行礼。
  褚遂良又道:“你也不用这般拘谨,老夫要是在你这个年纪成了六部的侍郎,会更猖狂,你如今能这般谦逊,很难得。”
  裴炎道:“是陛下给了下官机会,是朝中让下官得以施展才能。”
  这个裴炎的确是在最好的时候来朝中任职,那时候正值支教大兴又是陛下要建设安西大都护府的年月。
  正是那几年,以裴炎,狄仁杰为首的这些翘楚一个个出现了。
  褚遂良道:“西域正是个好地方。”
  裴炎道:“天竺以南是海,从天竺以南的大海东渡可以抵达中原的南海,听从曾经有人从天竺的海边出发,到了真腊国。”
  褚遂良又看向地图,问道:“天竺的海边?从那里来到中原很远吗?”
  “嗯,很遥远,如同天堑,没人能活着渡海这么远,即便是到了真腊能活着都算走运。”
  这件事就涉及到褚遂良的知识短板。
  裴炎又道:“经由军中商议,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在天竺口耳相传的事迹,是不是真的可以渡海还要实际去过才好,很冒险可一旦成功……”
  “一旦成功了,带来的隐患与益处,也是相等的。”褚遂良补上了一句话。
  裴炎颔首。
  褚遂良将手中的书卷放下,“陛下说过的,要让更多的唐人走出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