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一生的目标(2 / 4)
“嗯,你身边有这么多人帮你,你怕什么。”
他这才又抬头走向东宫。
李承乾依旧站在夜色中,身边只有杨内侍提着灯笼,风吹过的时候,灯笼也在晃动。
“陛下,雪大了。”
“嗯。”
李承乾点点头,走回了两仪殿,当年爷爷还在世的时候,那时的於菟才记事不久,他就是在爷爷的膝下开始记事的。
现在爷爷也过世了,舅爷也不在了,不知为何,总是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重新回到两仪殿内,宁儿捧着一叠干净的换洗衣裳问道:“於菟可回去了?”
杨内侍回道:“回宁妃,太子已睡下了?”
宁儿又道:“陛下,鹊儿还有些题不会做,还望……”
“朕去看看她。”
苏婉正在教着鹊儿解题,李承乾来到两人的身侧,目光看向了纸张上的题,这是一道很复杂的几何数术题。
这种题对苏婉来说也很难,她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勉强掌握一些运算。
光是看纸张的笔迹,李承乾就知道这是临川给她出的题,都是当年在东宫自己教出来的弟弟妹妹,谁的字一眼就能看清楚。
多看一眼,李承乾也没再看了,而是坐在一旁看着当年来济老先生编写的国史,正经的国史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手中这一卷只能说是副本,真正的原本还在来济老先生手中。
史学家的标杆都是司马迁,因此当年司马迁的精神追求,也就是来济老先生现在的追求。
翌日,天还未亮,宫里的人都已准备好了,不论寒冬酷暑,陛下都会按时睡醒晨跑,两仪殿的殿门稍稍打开一些,陛下就从门内走了出来。
只见陛下深吸一口气,便开始在寒冷的早晨开始跑步。
大雪还未停,陛下一边跑着口中吐着热气,也在这个时辰,漆黑的天开始变得灰蒙蒙,直到天际越来越明亮。
只可惜今天还是雪天,细雪有一些没一些地飘着,看不到东方天际的那一片蔚蓝,也看不到第一缕晨光。
皇后与宁妃也醒得尤其早,因为今天是长孙皇太后的六十大寿。
一大早宫里宫外就开始忙碌,天刚刚亮长安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南诏使者为长孙皇太后献上了一膄铜制的大船,这膄被数百个民夫拉着,一路拖向承天门。
狄仁杰看着南诏使者送来的奢华之物,这艘船通体是用铜锻造,而在上方的船帆分明是用金子做的。
再之后是突厥使者送来的贺礼,那是上万匹战马,其中还有九匹白马。
新罗使者献上了满满一车的东珠。
西域各地的使者一起到了长安城,他们送来了一尊玉质的雕像,雕像上没有面容,但华贵的衣着彰显的正是长孙皇太后,这是一块完整的玉石,足足有一人高雕刻而成。
甚至还有与南诏纠葛多年的真腊与骠国也送来了贺礼。
年迈的阿史那社尔带着他的突厥孩子来到了承天门前,朝着太极殿行大礼。
吐蕃,小勃律,葱岭诸地,还有新任的塞人王,甚至是波斯人,也有愿意与大唐放下恩怨的大食人,甚至今年还有高卢人。长安城人声鼎沸,好似全世界都在庆贺皇帝母亲的大寿。
如果说大唐是这世间最强大的帝国,那么全世界为皇帝的生母庆贺大寿,倒也是应该的。 ↑返回顶部↑
他这才又抬头走向东宫。
李承乾依旧站在夜色中,身边只有杨内侍提着灯笼,风吹过的时候,灯笼也在晃动。
“陛下,雪大了。”
“嗯。”
李承乾点点头,走回了两仪殿,当年爷爷还在世的时候,那时的於菟才记事不久,他就是在爷爷的膝下开始记事的。
现在爷爷也过世了,舅爷也不在了,不知为何,总是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重新回到两仪殿内,宁儿捧着一叠干净的换洗衣裳问道:“於菟可回去了?”
杨内侍回道:“回宁妃,太子已睡下了?”
宁儿又道:“陛下,鹊儿还有些题不会做,还望……”
“朕去看看她。”
苏婉正在教着鹊儿解题,李承乾来到两人的身侧,目光看向了纸张上的题,这是一道很复杂的几何数术题。
这种题对苏婉来说也很难,她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勉强掌握一些运算。
光是看纸张的笔迹,李承乾就知道这是临川给她出的题,都是当年在东宫自己教出来的弟弟妹妹,谁的字一眼就能看清楚。
多看一眼,李承乾也没再看了,而是坐在一旁看着当年来济老先生编写的国史,正经的国史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手中这一卷只能说是副本,真正的原本还在来济老先生手中。
史学家的标杆都是司马迁,因此当年司马迁的精神追求,也就是来济老先生现在的追求。
翌日,天还未亮,宫里的人都已准备好了,不论寒冬酷暑,陛下都会按时睡醒晨跑,两仪殿的殿门稍稍打开一些,陛下就从门内走了出来。
只见陛下深吸一口气,便开始在寒冷的早晨开始跑步。
大雪还未停,陛下一边跑着口中吐着热气,也在这个时辰,漆黑的天开始变得灰蒙蒙,直到天际越来越明亮。
只可惜今天还是雪天,细雪有一些没一些地飘着,看不到东方天际的那一片蔚蓝,也看不到第一缕晨光。
皇后与宁妃也醒得尤其早,因为今天是长孙皇太后的六十大寿。
一大早宫里宫外就开始忙碌,天刚刚亮长安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南诏使者为长孙皇太后献上了一膄铜制的大船,这膄被数百个民夫拉着,一路拖向承天门。
狄仁杰看着南诏使者送来的奢华之物,这艘船通体是用铜锻造,而在上方的船帆分明是用金子做的。
再之后是突厥使者送来的贺礼,那是上万匹战马,其中还有九匹白马。
新罗使者献上了满满一车的东珠。
西域各地的使者一起到了长安城,他们送来了一尊玉质的雕像,雕像上没有面容,但华贵的衣着彰显的正是长孙皇太后,这是一块完整的玉石,足足有一人高雕刻而成。
甚至还有与南诏纠葛多年的真腊与骠国也送来了贺礼。
年迈的阿史那社尔带着他的突厥孩子来到了承天门前,朝着太极殿行大礼。
吐蕃,小勃律,葱岭诸地,还有新任的塞人王,甚至是波斯人,也有愿意与大唐放下恩怨的大食人,甚至今年还有高卢人。长安城人声鼎沸,好似全世界都在庆贺皇帝母亲的大寿。
如果说大唐是这世间最强大的帝国,那么全世界为皇帝的生母庆贺大寿,倒也是应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