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仲达毒计(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仁等人有些疑惑,成都并非久守之地,难道要放弃成都?
  那不就是杨修提的建议吗?
  不过众人并没有插话,而是耐心等着司马懿继续说下去。
  “成都至雒城,乃至涪城,皆是平原之地。左将军可出骑军骚扰我后方粮道。如今剑阁、天雄已失,我军再难从汉中、关中获得补给,所用皆是涪城、绵竹、雒城等地之库存,损失一分,便少一分。”
  曹昂等人皆是缓缓点头,一旦左幕军骑军出动,自己一方久守必失,只要失误一次,就是难以挽回的损失。更何况即便没有战损,路上物资转运的消耗也是客观存在的。
  可如果移兵至雒城一线,那情况就会好许多了,不但补给线缩短了,而且雒城、涪城、绵竹都囤积了不少物资,驻扎在当地根本就不需要再征伐劳役进行转运了。
  司马懿继续说道:“因此,以懿之意,最好的办法,便是说服刘益州带着成都的兵马物资与我们一同撤离,退保雒城方为上策。”
  曹昂、曹仁等人的眼睛顿时一亮,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更品出了一些司马懿没有直接说出口的言外之意。
  成都城中的人口多达十数万,这可是相当巨大的粮耗,若是将一座只有人口的空城留给左幕军,这无形中可是给左幕军增加了十几万张吃饭的嘴。
  如此一来,左幕军的后勤压力何止翻了一倍?
  巨大的后勤压力必然会让左幕军暂时失去继续东进的能力,从而给曹军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可算得上是一箭多雕,确实可称为上策。
  “久闻仲达运筹帷幄,我还以为世人言过其实,今日一见,当真是足智多谋的良才美玉啊。”
  曹仁率先夸赞起司马懿来,显然这意味着他肯定了司马懿的见解,而且还对此策相当满意。
  曹昂也是笑着夸赞道:“叔父有所不知,仲达乃我良师益友,辅我多有功劳,只是性情低调,不愿声张,故世人少知其才干过人,智计百出。”
  曹纯、曹休等人也是缓缓点头,尤其是曹纯,性情沉稳,城府极深,素来处境不变,被曹操评价为有大将风范。要不是他早死,曹休、曹真在他面前只能算是个弟弟,而且还是俩假弟弟。
  现在连他都如今都对司马懿露出了笑容,可见司马懿这一计有多得人心。
  杨修心中虽然生出了些许嫉妒,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并非杨修就是小人。况且纵然心生妒意,可同时他也对司马懿之才干甘拜下风,自叹不如。
  只是司马懿计策虽好,却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刘璋的态度。
  刘璋如果不肯随同他们一起撤离成都,那事情就未必能那么圆满了。
  只是这个问题在座诸人都想到了,却没有一个开口,显然是司马懿的地位在众人心目中大为提升,在场诸人都不想与之交恶。
  当然,以曹仁,曹纯等人的性格,他们也不会因私废公,此刻他们也在等曹昂的反应。若是曹昂一直想不到这点,他们自然也会想方设法提醒对方。
  好在曹昂能力也很强,很快就反应到了这一点。
  不过看见众人都没有发言,曹昂有些不解。
  “仲达,只是刘益州不知是否肯答应与我们同进同退,若是其顾念成都百姓,不肯离开,届时又该如何?”
  强自压下心中的疑惑,曹昂说出顾虑,询问起司马懿有何办法。
  司马懿则竖起两根手指:“臣有上下两策。”
  “哦!?”
  曹昂大喜,在他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极为难以解决的困难,却没想到司马懿不但有办法,而且还有两个办法。
  “愿闻其详!”
  司马懿竖起食指道:“第一条方法乃是收买庞羲等人。如今成都之中,东州兵马与蜀地兵马矛盾不小,而刘璋则居于其中左右逢源。东州人大多为关中、南阳寓客,其故乡皆在朝廷治下,必久怀归乡之情,正合我等游说彼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