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曹昂窘境(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必要时刻,东线最少能抽调出五千以上的兵力西进。
  此刻绵竹囤积了大量一、二十万石的各类物资,守军却只有一千李整部曲以及两千汉中郡兵,若是绵竹为左幕军所攻破,那局势将会显著恶化。
  即便绵竹守住了,左幕军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绕城而走。
  周围都是平原,左幕军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届时大战一起,一支新锐左幕军从绵竹方向突然出现,整个联军军心都会为之动摇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故此,绵竹必须要增兵固守,而且还得是能够阻挡东线左幕军分兵西进的精锐。
  故此,曹仁的左膀右臂王双就被派了出来,增援至绵竹,统一指挥绵竹、什邡一线的联军防守。
  王双和牛金很早就跟着曹仁了,也是曹仁手底下最为得用的将领,常常在任务中独领一军。
  牛金先前一直负责守卫郫县,接应成都,脱不开身,因此曹仁也只能放出了王双前往绵竹。
  如此一来,曹昂、曹仁两部加在一起,再算上兵力补回五千人的张卫军,曹军兵力总共约有三万一千余人。
  单论兵力,曹军已经赶不上左幕军了。
  不过好在曹军并非孤军奋战,还有盟友蜀军。
  庞羲的一万多的东州兵,再加上一万多的蜀军,合计也有三、四万人。
  只是目前刘璋军内部的氛围有些古怪,源自于刘璋军内部平衡的失衡。
  原先是东州兵强,蜀军战力较弱,而东州兵少,蜀军人众,从而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为刘璋所掌控。
  可现在,东州兵依旧有一万五千余人,实力未有太大的折损,可蜀军却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尤其是黄权那最为精锐的四千余人不战而降,更是对蜀军的士气、实力上造成了重大打击。
  同时,曹军为了拉拢庞羲和东州兵坚定的站在曹氏一边,不惜开出了平南将军,平阴侯的对价,如此一来,庞羲如今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列侯,还是杂号将军,地位上已经能和刘璋平起平坐了。
  原时空中,刘璋直到官渡之战时才从曹操那获得了振威将军的封号。
  可这一世里,曹昂为了拉拢刘璋一起东撤,也开出了征东将军,竟陵侯的价码,虽然不论是食邑还是品级,都要高于庞羲。但双方的地位却是相当了,严格的来说都算不上上下级了。
  名分上的变化,再加上蜀军的势弱,使得刘璋有些制衡不了东州兵了。
  虽然还没有到失控的地步,毕竟东州兵也不是庞羲一家独大,里面还有吴懿、吴班兄弟俩,以及费观的部众,但平衡的的确确已经被打破了。
  对此,曹昂这边也是有所了解的,但他一时之间也分不清好坏,再加上这件事本身就十分敏感,贸然插手恐怕会引起刘璋的不快和反感。
  因此,曹昂暂时也只能故作不知,只希望这件事情不要影响了蜀军原本就不强的战力了。
  “当务之急,是尽快调回曹纯所部。”
  司马懿沉思许久之后,方才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提到了曹纯。
  曹纯所部的四千精骑,乃是曹军以及整个联军的精华,而且野战之中,骑军作用最大,反倒是守城时的作用虽然也不小,但还是不及野战。
  曹仁老于战事,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当即开口赞同道:“仲达之见甚好,我看可行。”
  曹昂见左膀右臂意见统一,自己又没有其他看法,于是便点头同意。
  杨修随即草书命令,然后交由曹昂翻阅,见命令并无问题之后,用印下达。
  接下来,司马懿又提出了几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希望曹昂能亲自出面,弥合刘璋和庞羲之间的裂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