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刘封劝降(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麾下将士轰然应诺,士气高昂。
  拿下堵阳,等于是在曹操中原腹地的西南方向楔入了一颗坚实的钉子。进可威胁颍川,退可屏障南阳,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张辽此役,胆大心细,果断迅猛,头功已是板上钉钉。他可以想见,左将军刘封接到捷报时的喜悦之情。而以此战为先声,中原大战那波澜壮阔的画卷,正由此徐徐展开。
  占领了堵阳之后,张辽却没有收手。
  太史慈先前也说了,堵阳为首功,可不是还有叶县吗?
  他张辽要取就取全功,区区堵阳,何足道哉?
  **
  上午辰时,涪城城南。
  刘封与曹昂两人各自带了十几骑亲随,于城南一高地会面。
  两队人马靠近之后,相距一百五十米停下,随后刘封和曹昂单独趋马前行,身边仅各带两个亲卫。
  之所以这样安排,乃是固有的安全模式。
  双方距离一百五十米,会见地点便是七八十米处,这种距离弓弩对于铁甲的杀伤力已经不强了,而且还有充足的反应时间。那两个亲卫便有手持盾牌的,随时可以上前护卫自家主公。万一发生意外,百八十米的距离,骑兵可谓是一闪而至,也能及时赶到战场。
  “子脩多年未见,风采不改当年啊。”
  两人相见,年纪更小一点的刘封却是更为成熟一些。
  曹昂露出一丝苦笑:“败军之将,何言风采,往昔虽觉左幕军虽精,却并非不可抗衡。如今蜀中一会,方知其中差距。”
  曹昂坦诚双方军队的差距,但随即又话锋一转道:“只是我军虽败,却有必死之心,左将军若要劝降,还是趁早打消了这念头吧。”
  刘封看着曹昂的神情,发现对方意志坚定,显然所言并非是虚。
  随后,刘封突然问道:“子脩,莫非汝欲使我与大将军不死不休焉?”
  曹昂吃了一惊,本能的想要摇头。
  刘封如今的声势实力早已经在曹家之上,曹昂疯了才想给自家老爹找这么一个不死不休的对手。
  很快,曹昂就醒觉了过来,明白了刘封话里的未尽之意。
  很显然,刘封这还是在劝降。
  曹昂乃是曹操的嫡长子,继承人,他若是死在了涪城,那曹操与刘封之间的仇恨可就相当之深了,这才会符合刘封这句话的含义。
  曹昂先惊后喜,惊是惊刘封话里隐含的威胁,喜则是喜刘封能说出这话来,显然也是不想与曹家势不两立的。
  “子脩,汝今日若愿降服,他日我必保全曹氏一族。”
  刘封等了片刻,却看见曹昂脸色变幻,却始终不发一言,渐渐没了耐心:“可若是汝顽抗到底,那就不能怪我不顾昔年同袍之情,届时我与曹氏不共戴天,必先斩曹仁以示决心。”
  曹昂登时大惊,赶忙抬头去看刘封,却看见对方脸色郑重,可见所言非虚。
  一时之间,曹昂心头一阵慌乱,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沉稳。
  来之前,曹昂与司马懿、曹纯、杨修、曹休、李整等心腹仔细商议过,都觉得投降未必不可行。
  如今曹军已经连败数场,六万精锐大军入蜀,后来又补充了近两万人,可如今仅仅只剩下了三万余人,士气低迷,士卒厌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