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未雨绸缪,预防殖民地自我意识(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帝国海军勤务繁重,巡航、剿匪频繁,大舰未必适合。
  巨舰更无意义。
  图腾巨舰的沉没是会动摇国本的,只能当大爷供起来。大和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且当下也缺乏建造一二级舰的技术储备,造千吨以下小舰的技术倒是挺成熟。
  ……
  蒸汽船?风帆船?
  李郁也不敢轻易决断。
  一方面,蒸汽铁甲战舰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发展需要时间,如果 30年后技术才全面成熟,这 30年内难道就不打仗了吗?
  所以,
  只能是和稀泥。
  一边搞风帆战舰,一边搞蒸汽战舰。
  逐步淘汰。
  左右互搏。
  ……
  江南造船厂的一名海军随舰工程师,现场讲述了蒸汽船的使用场景:
  逆水行舟,完全无视风向水流。
  只要有煤补给点,续航无限,特别适合内河航运、内河巡逻。在长江、在大运河、额尔齐斯河、湄公河都已得到证明。
  商贾和陆军对蒸汽船好评如潮。
  海军对蒸汽船评价平平。
  原因是遇到大的海浪颠簸时,会出现两侧轮空转的情况。另外还存在动力不足、占据舱室过大、续航短的诟病。
  虽然海军抱怨了一堆,也认为蒸汽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郁已经明确提出了《船舶驱动力要由明轮向螺旋桨发展》课题,科学院、海军部、造船厂、民间都在琢磨。
  谁先搞定这个课题,陛下将赐下不世袭男爵爵位,赏银币 5万枚,亲自召见,加以勉励。
  ……
  李郁还提出了造铁船的课题,遗憾的是,吴国境内能够理解浮力原理的人不多。
  没办法,
  他下令打造了一艘长 3丈的铁船和一艘长 3丈的水泥船,飘在金鸡湖面。
  围观者人山人海。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铁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以至于这 2艘船成了景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