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阻止不了就加入(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石慧不解地看着廖一源,问道,“你干嘛这么给他们面子,还主动鼓掌?”
  廖一源笑道,“首先呢,毕竟千帆集团是应我们的邀请过来的,组建这个电影工作者总会,也是为了与自由总会相对抗,对面都同意了,我们还能端着?所以这个面子必须要给。
  其次,我主动鼓掌,也是为了向某些人表明态度。”
  他转头看了看傅奇、陈静波等人,脸色变得有几分古怪,“这次我去内地,有个人跟我说过一句话,让我改变了对亲近右队人员的一些看法。”
  傅奇好奇地问道,“什么话?”
  其他人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廖一源带着几分回忆,轻声说道,“他说,有些人靠右,是他天生靠右,而有些人靠右,不是他们想靠右,只是市场在右边,他们只能靠右。”
  他说着举起酒杯,目光投向演员们集中的几个地方,意味深长地说道,“对于这些人,其实是可以争取的。”
  陈静波眯着眼睛若有所思,“怎么争取?”
  他知道老廖说的对,香港电影演员向右边靠拢,十个有十个是为了台弯的票房市场,真当他们愿意跟自由总会鬼混呐?还不是没办法。
  如果真有一个超过台弯的市场出现,这批人多半又会变换阵营。
  市场在哪里,脚步就在哪里,不过如此。
  廖一源并没有立刻回答陈静波的问题,而是用目光示意了一下远处的赵婉茹和周亚丽。
  没等他说话,傅奇便明白过来,随即血气上涌、满脸通红,压着声音说道,“用美国市场去抗衡台弯市场?”
  这话一出,其他人也都明白了廖一源的意思。
  美国市场可比台弯要大得多,就算华语片在那边不算主流,可只要有一点成绩,换成汇率就是成倍的放大,这样的机会谁会愿意错过?!
  廖一源笑着轻轻点头,说道,“千帆公司在美国有电影方面的业务,同时还在通过收购、自建等方式,组建自己的院线,只不过受制于美国方面的管理条例,这家院线并不在千帆集团名下,而是另外单独成立了一家公司。
  不管怎么样,有他们协助,我们的电影就有机会拿去美国、甚至西方其他国家上映,这些市场的票房,不比区区一个台弯大?!”
  在内地市场起来之前,也只能借助外部力量。
  而想要直接通过内地市场来撬动香港影坛,必须等到九十年代才行。
  1990年,李连杰第一次拍摄《黄飞鸿》,后来91或92年将电影引入内地上映,当时施南生和吴思远一起,一点点地跟上海某单位去谈,拷贝要怎么谈价、怎么跟院线分账,一点点的“抠”,之后才有了内地第一部分账电影。(取自施南生访谈内容)
  然后到了1994年,中影第一次采用票房分账的方式,引入好莱坞电影《亡命天涯》,被称为“首部分账进口影片”。
  自此以后,内地票仓崛起,也有了与台弯较量的资本。
  从1979年1月,tvb首次跟广东合作,在广州录制“欢乐今宵·羊城贺岁万家欢”节目,有29名tvb艺员参加、其中28人写了“悔过书”,只有汪阿姐一人不写。
  到93年华仔三地连轴转、三地都通杀,再到98年成龙一肩挑起台弯的“警察大使”和内地的“政协委员”。
  这十几年的变化,见证了华语电影市场票仓的转移,以及电影人跟着市场走的“立场”。
  现在陈凡提前了十几年将千帆公司引入香港,为左队电影人加了一块“海外票房”的砝码,这些电影人再做选择的时候,恐怕就要犯难了。
  ……
  酒会开始后,赵婉茹先休息了几分钟,也是为了给某些人交流的时间。
  看他们交流得差不多了,她才带着周亚丽,在副总裁方宏昌的带领下,一一与邀请来的大佬们交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