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悖论(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浮斩。
  还是老生常谈的‘浮斩’二字。
  对隶属于朝堂中央,亦或是地方郡县的‘官军’而言,浮斩二字,是过去绝对无法忽视的战场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关键指标。
  浮斩为正,那即便在战场上战术失误,最终也大概率不会受到太严重的惩罚;
  反之,浮斩为负,那即便是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也根本无法将功赎过,只能是一码归一码。
  浮斩为负的程度够杀头,那就先叛主将一个死罪;
  若有功劳,再根据功劳的大小,在‘死罪’的基础上进行折算轻罚,改为徒刑、肉刑、免官,亦或是不痛不痒的罚金。
  当然了,在刘荣针对汉室军队体系,以及军功核算标准进行改革之后,浮斩已经不再是战场上的唯一真理,不再是将领们无所不用其极,也一定要追求的东西。
  但这并不意味着浮斩,就此失去了全部意义。
  及格很简单的例子。
  你是个队率司马,手底下五百兵力,在战场上,被安排阻击一支三百人马的敌军。
  手握兵力优势,又是以逸待劳,先伏击后阻击,可谓是占尽了便宜。
  结果可倒好——等战后核算战损,你部五百兵马,为了阻击敌人那三百人,愣是战死过半!
  超过二百五十人的折损,甚至都没能全歼敌人的三百兵马,还愣是放跑了几十号人!
  好;
  计算浮斩,你部斩杀、俘虏二百六七十,折损二百五十人,浮斩为正十几。
  你有脸拿‘此战,我部浮斩为正’,来同旁人显摆吗?
  别说是显摆了——下了战场,但凡你不拔剑抹脖子,都能被参与此战的我方部队喷死,被唾沫星子淹死。
  是;
  天子刘荣制定了新制度,浮斩不再代表着一切。
  但仅仅只是‘不再代表一切’‘不再作为唯一指标’。
  哪怕制度不再因浮斩为负而无脑惩罚、因浮斩为正而无脑奖赏将领了,大家伙心里,那也都是有一杆秤的。
  谁能打,谁打不了,谁会打仗谁打不好仗,那都是能通过浮斩来窥见端倪的。
  所以,在刘荣改革军功核算体系后,浮斩二字,并没有直接从汉家消失。
  而是从过去的法律条文、硬性规定,转变为了非正式的,只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模模糊糊的一个评判标准。
  就好比后世新时代,将夫妻其中一方背叛家庭,从必须受到惩处的违法行为,降格为了并不违反法律的道德败坏行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忠于丈夫/妻子,背叛家庭搞破鞋,就不再是‘错’的了;
  而仅仅只是不犯法了,不需要受到法律制裁了,却依旧要受到了社会公序良俗的道德谴责。
  浮斩二字在如今汉室的存在意义,便类似于这种状况。
  ——浮斩为负,不再是犯罪,浮斩为正,也不再是功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