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造反都不用死?!(4 / 4)
  所以,商人要想解决自己被社会系统性鄙视、被主流价值系统性贬低的问题,要想从根源上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最直接的方法,其实就是拥有爵位。
商人之所以‘贱’,是因为他们没有爵位,连一级公士都不是,所以才能被普天之下的农民黔首鄙视、瞧不起。
但底层农民再怎么刚正,汉家的民风再怎么刚烈,也不可能有人胆敢鄙视一个十六级大上造的‘大人物’。
哪怕对方在脑门上明写着‘我是卑贱的商人’,也绝不会有人敢当真。
而且,商人想要获得爵位,也不单是为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可和尊重。
——商人,从来都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群体。
没有好处的事情,商人是不会做的。
尤其是需要庞大支出、开销,最终却只是面子上好看的事,真正的商人,往往都是十分排斥的。
真正让商人群体,对所谓能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的爵位趋之若鹜的,是性命安危。
还是那句话;
在这个时代,商人天然卑贱,天然不收人待见。
原则上,除了司空城旦等录名‘奴籍’的奴隶,其他人——无论是工匠也好,商人也罢,谁都能欺负商人两下子,还丝毫不用担心付出代价。
自更别提拿商人脑袋当政绩的官僚,以及拿商人当副本刷的封建帝王了。
所以,爵位——尤其是高等爵位,对商人群体真正的诱惑力,在于当今汉室十分盛行的:以爵抵罪制度。
理论上,在当今汉室,除了谋反、巫蛊、大不敬等原则性的大罪,其他的任何罪行,基本都是可以‘以爵抵罪’的。
这还只是理论上。
实际上,其实即便是谋反这样的滔天大罪,也同样有可能因为更高的爵位,而得到更为仁慈的对待。
好比当年,发起吴楚七国之乱,最终兵败逃亡岭南,为东越国砍下脑袋送来长安的吴王刘濞。
——吴王刘濞,也就是兵败逃亡,死在岭南了;
但凡刘濞阵前投降,并活着被长安派出的平叛大军俘虏,叛乱平定之后,刘濞都大概率死不了!
无论是出于政治考量,还是安定关东诸侯人心的现实因素考量——尤其是宗亲不能手足相残的道德考量,先帝老爷子最终,很可能会捏着鼻子、忍着恶心,赦免吴王刘濞举兵谋逆的死罪;
而后,找个‘面壁思过’之类的由头,把吴王刘濞终身圈禁起来。
听起来很残忍,但事实上,却是宽容的呀有点夸张。
——造反都不用死?!
在当今汉室,是的。
只要爵位够高——比如像刘濞那般,达到诸侯王爵的级别,那就是有机会在造反之后,依旧苟全性命于长安……
(本章完) ↑返回顶部↑
			
			
			
			
			
		商人之所以‘贱’,是因为他们没有爵位,连一级公士都不是,所以才能被普天之下的农民黔首鄙视、瞧不起。
但底层农民再怎么刚正,汉家的民风再怎么刚烈,也不可能有人胆敢鄙视一个十六级大上造的‘大人物’。
哪怕对方在脑门上明写着‘我是卑贱的商人’,也绝不会有人敢当真。
而且,商人想要获得爵位,也不单是为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可和尊重。
——商人,从来都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群体。
没有好处的事情,商人是不会做的。
尤其是需要庞大支出、开销,最终却只是面子上好看的事,真正的商人,往往都是十分排斥的。
真正让商人群体,对所谓能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主流价值认同的爵位趋之若鹜的,是性命安危。
还是那句话;
在这个时代,商人天然卑贱,天然不收人待见。
原则上,除了司空城旦等录名‘奴籍’的奴隶,其他人——无论是工匠也好,商人也罢,谁都能欺负商人两下子,还丝毫不用担心付出代价。
自更别提拿商人脑袋当政绩的官僚,以及拿商人当副本刷的封建帝王了。
所以,爵位——尤其是高等爵位,对商人群体真正的诱惑力,在于当今汉室十分盛行的:以爵抵罪制度。
理论上,在当今汉室,除了谋反、巫蛊、大不敬等原则性的大罪,其他的任何罪行,基本都是可以‘以爵抵罪’的。
这还只是理论上。
实际上,其实即便是谋反这样的滔天大罪,也同样有可能因为更高的爵位,而得到更为仁慈的对待。
好比当年,发起吴楚七国之乱,最终兵败逃亡岭南,为东越国砍下脑袋送来长安的吴王刘濞。
——吴王刘濞,也就是兵败逃亡,死在岭南了;
但凡刘濞阵前投降,并活着被长安派出的平叛大军俘虏,叛乱平定之后,刘濞都大概率死不了!
无论是出于政治考量,还是安定关东诸侯人心的现实因素考量——尤其是宗亲不能手足相残的道德考量,先帝老爷子最终,很可能会捏着鼻子、忍着恶心,赦免吴王刘濞举兵谋逆的死罪;
而后,找个‘面壁思过’之类的由头,把吴王刘濞终身圈禁起来。
听起来很残忍,但事实上,却是宽容的呀有点夸张。
——造反都不用死?!
在当今汉室,是的。
只要爵位够高——比如像刘濞那般,达到诸侯王爵的级别,那就是有机会在造反之后,依旧苟全性命于长安……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