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好好好(5 / 5)
好。
众所周知,汉天子的家底——至少现阶段的汉天子,家底是无比殷实的。
再加上每年都有的口赋作为稳定入项,只要汉天子想,就完全可以每年买个几千顷——也就是几十万亩地。
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之下,早晚有一天,汉室天下的每一寸可耕之地,都会成为汉天子的私人财产。
汉家开国初,汉室天下的田,几乎都归太祖高皇帝刘邦所有,但高皇帝却选择把农田白送出去,以期最快速度的恢复生产。
而将来,刘荣再次把全天下的农田都买到手时,是不是就可以告诉天下人:高皇帝把田送你们,你们受不住;
朕现在再送你们,你们也照样守不住,早晚又得卖出去;
所以,朕不打算把农田白送给你们了——朕把田借给你们种。
每户一百亩,嫡长子继承‘借种’权。
白借,不用谢。
如此一来,并不掌握田亩拥有权,而是只具备‘使用权’‘耕种权’的农民,就无法再通过变卖田产来应对危机。
农民手里的田不归农民,卖不出去,自然也就不存在土地兼并了。
——农民手里有土地时,豪强地主和地方官员狼狈为奸,设局兼并土地;
可土地不归农民,而是归天子所有了,难道地主还能和官员合伙,做局‘偷’刘荣的皇田?
这个可能性确实不能说是没有。
但显而易见的是:相较于逆来顺受,几乎没有任何反制措施的农民,刘荣这个封建帝王,却是相当‘不好惹’的。
农民被做局夺走农田,顶多也就是唉声叹气的说一句:怪不得旁人,下次小心点。
可若是刘荣,被地主和官员做局‘偷走’皇田,则大概率会感叹一句:怪不得朕,下辈子小心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众所周知,汉天子的家底——至少现阶段的汉天子,家底是无比殷实的。
再加上每年都有的口赋作为稳定入项,只要汉天子想,就完全可以每年买个几千顷——也就是几十万亩地。
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之下,早晚有一天,汉室天下的每一寸可耕之地,都会成为汉天子的私人财产。
汉家开国初,汉室天下的田,几乎都归太祖高皇帝刘邦所有,但高皇帝却选择把农田白送出去,以期最快速度的恢复生产。
而将来,刘荣再次把全天下的农田都买到手时,是不是就可以告诉天下人:高皇帝把田送你们,你们受不住;
朕现在再送你们,你们也照样守不住,早晚又得卖出去;
所以,朕不打算把农田白送给你们了——朕把田借给你们种。
每户一百亩,嫡长子继承‘借种’权。
白借,不用谢。
如此一来,并不掌握田亩拥有权,而是只具备‘使用权’‘耕种权’的农民,就无法再通过变卖田产来应对危机。
农民手里的田不归农民,卖不出去,自然也就不存在土地兼并了。
——农民手里有土地时,豪强地主和地方官员狼狈为奸,设局兼并土地;
可土地不归农民,而是归天子所有了,难道地主还能和官员合伙,做局‘偷’刘荣的皇田?
这个可能性确实不能说是没有。
但显而易见的是:相较于逆来顺受,几乎没有任何反制措施的农民,刘荣这个封建帝王,却是相当‘不好惹’的。
农民被做局夺走农田,顶多也就是唉声叹气的说一句:怪不得旁人,下次小心点。
可若是刘荣,被地主和官员做局‘偷走’皇田,则大概率会感叹一句:怪不得朕,下辈子小心点……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