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艰难的过程(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去,农民拥有老母鸡,靠老母鸡下的蛋维持生计;
  但总有地主豪强、贪官污吏想吃鸡,巧取豪夺,逼农民把老母鸡给他们。
  他们吃的满嘴流域,老百姓却失去了下蛋母鸡,穷途末路。
  现在,刘荣打算把全天下的老母鸡都买下来,从而在事实上,形成‘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母鸡,其他任何人拥有母鸡,都可以直接判定为盗窃天子财务’的客观现实。
  然后,再把老母鸡无偿借给老百姓。
  永远都不需要老百姓还回来,却也不允许老百姓处置老母鸡,只允许老百姓借鸡生蛋,吃蛋过活。
  那么,请问老百姓是什么感受?
  具体到汉家的现状——六十年前,太祖高皇帝给全天下的农民,都各白送了每户一百亩地。
  未来,等全天下的农民,都把太祖高皇帝的恩赐‘败光’了,天子刘荣又站出来,把自己真金白银买到手的土地,再一次给到农民手里。
  与此同时,天子刘荣还贴心的说:怕土地放你们手里再被抢走,朕就不把地契给你们了;
  地契朕拿着,谁也不敢抢,递给你们种,世世代代种,朕绝不往回要。
  试问如此恩德,值不值得天下的农民,再记老刘家的恩德记个十代八代人?
  而这里的‘十代八代人’,便是后世史家口中的:为大汉续了百年国运。
  尤其关键的是:土地帝有制,几乎不可能因为王朝更迭、三百年王朝周期律而‘人亡政息’。
  从问世的那一天开始,土地帝有制,就将成为往后,每一个华夏封建王朝最核心的国策,最不容置疑的国家根基、根本。
  任何试图撼动这一制度的个体或群体,都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而土地无法再成为特权阶级敛财的媒介,又会倒闭特权阶级,将精力放在其他方面。
  ——当贵族无法从农民嘴里抠食儿,会如何抉择?
  当然不是放弃贪婪、放弃敛财,而是另外找一个方向。
  历史经验告诉刘荣,在后世新时代,当农民被国家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起来之后,特权阶级只能把目标,放在商业和科技邻域。
  而在这个时代,刘荣有十足的把握笃定:无法迫使农民变卖土地,无法兼并土地的地主豪强、贪官污吏,必然会把敛财目标,放到工商业。
  当然,不是后世那种大规模、高精尖的商贸和轻重工业;
  而是专属于这个时代的,不限规模的贸易,以及低成本投入、低技术难度的手工业。
  对于刘荣,对于华夏文明而言,这无疑又是一大利好。
  一方面,特权阶级不再嚯嚯农民了,农民得以安心种地,国家稳定自然是连上好几个台阶。
  就连王朝寿命都会被大幅延长——哪怕比不上八百年宗周,也必然能突破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的魔咒。
  另外一方面,特权阶级的贪婪,非但不会破坏汉家现有的工商业,反而还会刺激工商业大踏步向前发展。
  原因很简单;
  特权阶级嚯嚯农民,那是专盯着农民的地;
  老想着把农民的地巴拉到自己碗里,再租给农民自己种,里外里算下来,就等于白让农民每年拿出一部分收获,作为租种田地的租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