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最不是办法的办法(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某种意义上,又算不算得上是遏制土地兼并?
  ——大部分老百姓,不再需要卖地了,即便仍有少数人需要卖地,也只需要卖很少的地,就能应对大部分危机了;
  总结而言:大汉农民,普遍不再需要被迫卖地了;
  普遍能守得住自己的地了。
  这算不算得上是遏制土地兼并?
  最后的最后,才是刘荣的‘土地帝有制’。
  哪怕未来,有朝一日,即便刘荣如此费尽心机的呵护,汉家的几百万户农民,也还是把手里的地都给变卖了。
  但最终,地却落到了刘荣的手里。
  刘荣仍旧可以最后兜底,把老百姓卖出去的地,再借还给老百姓去种,让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得回属于自己的地。
  这,算不算是遏制土地兼并?
  最重要的是:这‘借地给农民种’的一条,并非刘荣最终达成‘土地帝有制’,把全天下的土地都吃下,才能开始的。
  好比今天,某个农民从自己的一百亩地当中,卖出其中一亩给刘荣,以应对突发的家庭经济变故。
  刘荣拿出几万钱,买下了这目的,农民得了钱,让自己的家庭度过了危机。
  那么,刘荣能不能把刚买的这亩地,再无偿借还给土地的原主人,继续去种植呢?
  农民原本拥有一百亩地,如今却成了拥有九十九亩,从刘荣手里借了一亩——依旧是一百亩。
  虽然原有的一百亩地当中,有一亩的归属权变更为天子刘荣,但这个农民家庭依旧维持着一百亩地的可耕种土地面积,依然能得到每年一百亩地的产出。
  也就是说,除了失去这一地的归属权以外,这个农民家庭没有收到其他任何影响。
  往后,只要不再遭遇类似的变故,其余九十九亩地便不会被变卖,就连卖给刘荣的那一亩地,也未必就没有买回来的那一天。
  这,算不算是遏制土地兼并吗?
  说到这里,刘荣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真正想要看到的景象,也就呼之欲出了。
  ——如果可以,刘荣宁愿自己无法从天下农民手中,买到哪怕一亩地!
  刘荣宁愿天下农民,都不变卖自己的地,都死死攥着各自的一百亩地,踏踏实实种下去。
  虽然不大现实,但这确实是刘荣的理想。
  哪怕是无法达成的理想,甚至幻想,也依旧是刘荣最希望看到的。
  既然这个理想无法达成,那么,退而求其次;
  既然百姓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的会卖地,那就由刘荣出手买。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土地被豪强、权贵吃下,从而激发这些掌握社会资源的特权阶级,对土地的‘饥饿’感;
  另外一方面,刘荣买回来的地,能无偿借还给原主人,而不是寻常地主那般,佃租给原主人收取地租,加剧自耕农的破产。
  最后的最后,最不理想、刘荣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天下人都把地卖给自己,最终促成土地帝有制。
  是的,没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