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无奈(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旦培养方式出了问题,那最终造成的,就必然是遍及天下的祸患与灾难。
  所以刘荣才会说:自己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不会出现某个废除陵邑制度的傻缺。
  ——因为历史上,西汉末年真出了个这样的傻缺!
  汉武大帝的后代有如此傻缺,没道理刘荣的后代,就不会有。
  还是那句话。
  一件事,只要有概率发生,那只要实验次数足够多,就早晚会发生。
  抛一枚硬币,即便正、反两面的概率无限趋近于一半,立起来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但也绝不是完全没可能。
  一千次,一万次,乃至十万、百万次抛投,总会有硬币立起来的情况出现。
  同样的道理;
  皇室后裔,尤其是皇位继承人,哪怕刘荣再怎么未雨绸缪、构建制度,也终归是有几率出现漏洞的。
  尤其要命的是:自己立下的规矩,后人并非必须遵守;
  只要足够混账,就完全可以不管不顾,我行我素。
  再加上随着王朝稳定的时间越来越长,社会阶级愈发固话,社会矛盾缓慢积累……
  结合此间种种,将时间线放长到二百年,至少十代人的区间间隔内——刘荣往后十代的子孙当中,出一到两个傻缺,几乎是必然事件。
  往远了说,或许会是二百年后,刘荣的第九世、第十世孙;
  往近了说——说不定就是刘荣的孙子,甚至是儿子!
  毕竟历史上的太宗孝文皇帝,只怕是到死都想不到:在自己死后,短短两代人的功夫,自己的孙子辈,就出了一个视天下民生于不顾的‘暴君’。
  再者说了:两百年后,坐在汉家皇位之上的,难道就必定是刘荣的子孙吗?
  ——按照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从太祖高皇帝刘邦,到世宗武皇帝刘彻;
  从第一代的始祖刘邦,到第四代的重孙刘彻;
  短短三代人,汉家的皇位传承,就先后有两次偏离了嫡脉!
  汉二世孝慧刘盈,没能成为西汉历代皇帝的二世祖。
  孝景太子刘荣,更是连皇位都没坐上去,就被弟弟抢了大位!
  武帝之后,更是先有戾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
  后有昭帝刘弗陵无后而终;
  再有废帝海昏侯、昌邑王,在位短短二十七天,便犯下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不可饶恕的罪过……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以及婴幼儿成活率、成年男性生育率;
  毫不夸张的说:往后二百年,刘荣想让汉家的被一个皇帝,都是自己的嫡脉子孙,完全就是在做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