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乾德六年(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祯快行几步,向着贾珩行了一礼,拱手说道:“下官见过卫王。”
  贾珩这边厢,伸出两只手虚扶住刘祯,那张刚毅、沉静的面容上可见笑意和煦,道:“刘阁老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这会儿,谭节也向贾珩行了一礼。
  贾珩伸出双手,虚扶着谭节的肩头,道:“谭阁老,这一路当真是辛苦了。”
  贾珩脸上笑容和煦,说道:“刘阁老,如今内阁事务繁多,正需要刘阁老和谭阁老这样老成持国的文臣,进京主持大局,署理政务。”
  刘祯点了点头,道:“卫王言重了,如今朝廷众正盈朝,皆是精通文韬武略之人,我等才薄智浅,奔赴神京,不过共襄此圣举而已。”
  谭节这会儿倒也谦逊了几句。
  贾珩点了点头,道:“刘阁老入京之后,协理户部事务,谭阁老先掌刑部,主司天下刑名事务,不可懈怠。”
  谭节默然片刻,眉头之下,眸光闪烁了下,道:“刑部?”
  谭节在入阁之前,诏旨上并未提及谭节的职务,但京中也有人预测,多半就是刑部事务。
  所谓,户礼工刑,此乃为朝廷的头等事务。
  吏部按常理不入阁,兵部进军机处,那么就只能是刑部。
  贾珩道:“如今国家百业繁荣,国势蒸蒸日上,孤本意制定一部《乾德会典》,用以颁行天下,以为官商吏民遵行,尤其是新学大行之后,不少官吏也需要知道律法,用以按律行事,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谭节品砸了这四个字,只觉意味隽永。
  贾珩朗声说道:“孤会寻精通刑名事务的博士,一同汇编该部鸿篇巨制,不仅是刑律,其他六部则例,也当细心编纂,用之指导事务。”
  六部两院五寺,如今大汉的官制构架其实已经相当完备。
  谭节面色一整,眸光深深,拱手说道:“卫王放心,下官定然用心任事,不负卫王所托。”
  贾珩默然片刻,道:“如今,新政在朝廷大行几年,地方田亩清丈,仍需深化,刘阁老执掌户部之后,还要对地方上的田赋簿册慢慢清点才是。”
  刘祯点了点头,温声道:“卫王所言甚是。”
  贾珩凝眸看向刘祯,面色诧异了下,问道:“刘阁老,怎么看如今的辽东?”
  刘祯道:“辽东新下之地,乃为朝廷边疆重地,番族杂居,夷情复杂,需要抚治、威慑并举,方可永为我大汉之地。”
  贾珩笑了笑,正色道:“刘阁老这一路而来,倒也查阅了不少辽东典籍,辽东的确当永为我大汉之地,以屏障华夏。”
  刘祯心下微松,道:“卫王过誉了,既居其位,当谋其政,辽东疆务乃为未来朝廷五年、十年之要事,老朽自要用心一些。”
  心头暗道,这一面的考较总算过了。
  之后,贾珩与刘祯、谭节说了一会儿话,这才快步离得驿馆。
  而随着几位内阁阁臣进京,大汉朝廷的政局也愈发平稳,可谓将齐昆与燕王谋反的政治阴影一扫而空。
  而不久之后,吏部之中签发的启用前国子监司业颜宏,至南京都察院担任左副都御史的文书也随同签发出去。
  贾珩行至轩敞无比的街道之上,锦衣府卫来报,京兆府正在派人执行宵禁。
  宋皇后的四弟宋瑄,已经掌管京兆府已经有四年,可以说,已将京兆府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待返回府中,下人来报,范仪和蔡权在府外求见贾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