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哑子做梦,引蛇出洞(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江伯世子陈胤兆抓耳挠腮,实在想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干脆省了思索,直接下拜:“臣等驽钝。”
  御座上一声长长的呵欠,大大的懒腰。
  皇帝的半个脑袋逐渐浮出了桌面。
  朱翊钧笑了笑,示意这位远房表兄起身:“朕的意思是。”
  “勋臣、宗室、外戚,互相勾连财货兵马,太犯忌讳,哪怕是朕愿意出面,也作不了这个保。”
  “诸卿还是得舍点本钱,拿出一副良善模样才是。”
  没有预见的人,是不能做袖领天下的。
  这一堆皇亲勋贵们眼下还只是小绵羊,但真到了远渡重洋,满载往返的时候……
  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哪怕土地,都能在海外随意经营,立刻就要膨胀为庞然大物!
  对亲戚们的防微杜渐要从最初开始,否则等到野蛮生长的阶段,再出手限制的话,这些天潢贵胄们就得梗着脖子,说自己是支柱产业、朝廷基石,不可轻动了。
  隆平侯张炳早年出镇过东南,好歹懂些人情世故,闻言立刻表态:“全凭陛下吩咐!”
  隆平侯、平江伯世子不明所以,稀里糊涂跟着喊了两句。
  朱翊钧看着殿内稀稀拉拉的表态,不由瘪了瘪嘴。
  算了,要求不能太高。
  朱翊钧摇了摇头,终于开口划出道来:“朕可以出面,为诸卿联合兴办海事商行作保,但诸卿也得给朕作保的底气。”
  “其一,生意上具体的事务,朕都可以挡着不让外人插手,但大方向上,该年收支、来年计划、经行藩国,要与藩王宗产一般,放在内廷、部院的眼皮子底下审核。”
  “其二,商行的具体干股、银股、身股,只要是个东家,就不能藏着掖着,换人、变股,一切相关都得摆到明面上,否则即便是朕,也不能按下猜忌之心,生怕你们谁磨砺出了本事,暗中把持商行。”
  “其三,每次海贸具体货物,除了禁品申明以外,还有一条,不要只顾着自己赚钱,净弄些珠宝首饰回来,在显贵之间圈地自娱。若不想着惠及小民,朕怎么跟那些整天喊着‘无益国事’的儒生说情?”
  “其四,涉及到护航的兵甲火器,要与兵部报备,出海靠岸,更得严加盘查。”
  “另外,采买缴获的火器,首要交工部研造……”
  皇帝的条条框框足足絮絮叨叨了一盏茶的时间。
  好在还未变成支柱产业的海贸,此时也没底气讨价还价。
  皇亲勋臣们并不介意跪着把钱赚了,无不是洗耳恭听,点头如捣蒜:“陛下提点,臣等谨记!”
  朱翊钧笑了笑,这些亲戚们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就提点提点的。
  他不是乱说,是有备而来。
  这些条条框框,除了引导海贸良性生长之外,几乎是为拆分重组,以及收归国有量身定做的。
  与藩王宗产一样,海贸商行在创业初期开始,便要受到户部、内廷、宗人府这些官僚机构的监督。
  等到生意做大,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方向上的监督,逐渐就会变成业务上的指导——临时的差遣,在多年惯例后,自然而然就会演化出专业的衙署,名字叫什么不重要,但职司上必然会带有“监督国有资产”的底色。
  在积累航海技术、整合核心资产、剥离勋贵的原始股份、官督商办等一些列业务指导之后,一个受控的“大明朝旧港宣慰司商行”才能在马六甲海峡拔地而起。
  当然,朱翊钧也不是什么刻薄的皇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