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此消彼长,起起伏伏(9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月末的时候,韩宜妃竟真就停了月事。
  太医也是懂为官谨慎之道的,把脉后只说可能,好像,似乎,再看看。
  直到入了八月,隔了两次月事,太医院才自信组织会诊,早中晚分別把脉,以及今早还要观察空腹小便性状云云。
  朱翊钧也没法守著,便託了两宫、皇后过问。
  李白决趴在皇帝胸膛上,大眼瞪小眼:“太医说还得今晨看过才能確认,不过,太医昨日说普陀山显灵,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朱翊钧双手搂住腰肢,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如此的话,南巡的杂音也会小不少一一这些朝臣是真怕自己水土不服,病逝於西苑。
  再加上海瑞今日回京,已然是万事俱备了。
  终於能动身南巡了!
  南方的事情一团乱麻,必然要南巡!
  警如清丈,像歷史上那样敷衍了事根本不行。
  別看孙不扬、王家屏匯报的各县进度都不算差,但真论起来,恐怕都做不得数!
  若是田亩都核算清楚了,南直隶能只丈出四万顷?
  若是隱户都登记造册了,明末哪来的江南奴变!?
  还有赋税的拖欠,这个问题下詔不下七次,至今还在推脱,请求免一一江南苏州等府拖欠本折银七十一万一千三百五十余两,淮扬等府二十三万九千六百三十余两。
  这就是近百万两!
  难道是百姓没交税么?当然不可能。
  从徽州府的苛捐杂税来看,也不知道有多少衙门,重重设卡拦税,到了该转运中枢了,又说收不上来。
  不得不清算的旧帐,到底哪些是真难,哪些是真坏。
  税改同样如此。
  哪怕最强势的朝廷,一到了税改的时候,都得乖乖去南方坐下来好声好气地谈。
  一如成祖,为何出宫南巡?
  就是因为並非正常交接的帝位,对南方的掌控力,尤其薄弱。
  而朱翊钧登上帝位以来,从未踏足北直隶以外半步,对南方控制力恐怕好不到哪里去。
  实权皇帝都是要南巡的,有太多权力的薄弱点就落在南方。
  继续推行度田清户。
  解放人口,萌发商事。
  验收松江府的税改,总结得失。
  重新行政划分,拆解南直隶。
  在意识形態上,儘量平息地域之爭,为大明朝共同想像体添砖加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