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各个不是省油的灯(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上重用的能臣,各个都十分有个性。
  叶兆男居然敢当着皇上的面,说新财税改革方案,对浙江十分不公。
  胆子真大!
  朱翊钧点点头:“确实不公。
  浙江做出了这么多贡献,在关税分配上已经吃亏了,我们不能让它在工商税这一块,继续吃亏。
  让勤勉苦干的人一再吃亏,这就是最大的不公。”
  朱翊钧的话让在座的精神一振。
  “朕此前说过,我们大兴工商,提高生产力,目的就是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过得富足幸福,安居乐业。
  浙江诸多民间企业创造了这么多财富,朝廷不能通过税收的形式,一收了之。
  站在全国角度,转移支付,扶助贫困是必须。
  但是我们不能把转移支付变成盘剥。
  龙潭公的意思朕听明白了,浙江民间企业创造了这么税收财富,应该多留一些在地方,让浙江布政司为本省百姓搭桥修路、修学校医院,广造福祉。
  这个要求非常合理,朕十分认可。”
  朱翊钧指着沪州知州林泽友说:“林知州,你们沪州有什么说的?”
  林泽友是少府监出来的官员,跟潘应龙、李三江、刘禹浦以前都是同僚。
  他答道:“回皇上的话,泸州的情况比较特殊。
  沪州八成以上企业都是隶属少府监的集团企业,江南船舶局、江南制造局、上海织造局、上海纺织局、招商局、远洋海运局号称沪州六大金刚,它们缴纳的税收占沪州整个税收的六成,全部由企业代扣,进了国库。
  剩下的八成企业,都是跟这六大金刚有关联的大大小小企业,为它们提供配套产品。
  这些民间企业,跟六大金刚之外隶属少府监的银行、保险社和其它海运社等企业一起,为沪江贡献了四成税收。
  皇上,我们沪江地方不大,就是此前松江府的青浦、华亭、金山、南汇四县和上海市。超过三分之二的百姓是企业职工。
  他们吃住穿行,基本上被企业包干。上学有子弟学校,治病有职工医院。
  我们沪州要做的,就是为剩下的三分之一百姓提供民生服务。
  维护道路桥梁、河渠堤坝等公共设施,同时居中协调,让各企业的民生规划有序.”
  饶有兴趣的朱翊钧问了一句:“比如呢?”
  “回皇上的话,比如负责码头经营,以及内河和近海运输的招商局,在吴淞和上海市区淞江边上有码头,它的职工居住区也想修在附近。
  那么就有可能与吴淞、宝山的江南船舶局和远洋海运局有冲突,三家可能都想在同一块上修居住区。
  这时沪州政事府就需要出面协调,让它们不要争,就在这一块修。
  修这大片居住区,容纳三个企业的职工,按照常理,它们会各自修自己的路,水厂,子弟学校和医院。
  各修各的,着实浪费。
  沪州政事府出面,联合三家坐下来,不如道路统一修,三个水厂改为一个,规模扩大四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