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动之以法(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今朝堂上吹得什么风,我们兄弟一概不知,只能听天由命啊!”
  王世懋悲伤道:“兄长拜荆石公(王锡爵)之女昙阳子(王焘贞)为师,号称要问道求仙,其实有避世之意。
  可是人想避世,世却追着人来。
  兄长,要不给荆石公去一封信,他现在好歹也是朝议大夫,江西巡抚,多少知道些朝堂内幕。”
  王世贞摇了摇头:“前些日子,山西布政使冯云波私传朝中机要于家眷,而后传闻于市井之中,被锦衣卫探知,报于都察院。
  弹劾之下,只能黯然去职。
  而今万历新政,官员必须保密机要,当为首要。为兄也认识不少人。
  戚元敬(戚继光)、汪伯玉(汪道昆)、胡伯安(胡僖)等人皆是为兄的旧故老友,要是能问,早就一封书信递过去,何须再去问王元驭(王锡爵)。”
  王世懋看着满脸愁苦的王世贞,心里暗叹。
  兄长,你就是自负才华,自视甚高,早些年就被皇上贬斥故里,还不肯安分守己。你那颗躁动的心,能不能安静几天,不要没事就写文纂典,暗戳戳地訾议时政。
  尤其是前几年,没事就抓住万历新政在地方试行时发生的问题,阴阳怪气地抨击内阁总理张居正。
  什么虎负不可下,鱼烂不复顾。
  霍光、宇文护终于不免
  大家都是读书人,你这样暗指,真以为别人看不懂吗?
  王世懋知道兄长为什么这么大的气性,一味针对张居正。
  还知道当初他不仅针对张居正,还针对李春芳,说李首辅以甘草治理国家,用乡愿明哲保身。
  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还暗戳戳地与嘉靖初年的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时李文康公相比,说李春芳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
  说白了就是才干不足,只能装模作样搞廉洁.
  其实兄长是心里憋着一口气。
  嘉靖二十六年,他与张居正、李春芳同科中进士。
  李春芳是状元,成了皇上帝师,顺理成章入阁成首辅。
  张居正也成了帝师,不仅入阁,还成为新政第一任内阁总理,力推万历新政。
  兄长,嫉妒让你迷失了本性啊!
  可是你这样的行为,真以为李春芳、张居正和皇上不知道吗?
  张四维肯定是在回京后,摸到了西苑和内阁的脉象,所以才会与兄长你疏远!
  这个玻璃珠子,不仅奸滑得很,而且对朝堂风向非常地敏锐。
  现在皇上南巡,江苏、浙江、沪州各地诸多耆老宿望、文化名人纷纷接到通知,就近前去南京、苏州和上海,等候皇上的接近,以示皇上亲民之意。
  偏偏兄长你这位东南文坛领袖,却无声无息,这还不够明显吗?
  王世懋想的这些事,王世贞心里都有数。
  只是他自持文人的“风骨”,不肯面对现实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