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先斩司马,再诛曹丕(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云比较谨慎,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就建议做如此部署。
  马超却比他直接得多,反过来建议道:“此法虽然稳妥,但却会分散兵力,如果曹丕已经逃了,城内必然兵无战心,何况城墙都被挖开了口子,我军集结一部分人马,直接从缺口冲进去,肯定能夺城。只要守军无心抵抗,就说明曹丕本人已经走了。
  这样岂不是比留下人分别把守各门、还要再堵口便捷得多?正好快刀斩乱麻。”
  赵云想了想,马超的说法也有道理,但是立刻追击肯定是必须的。
  于是两人就分工,马超对当地地形更熟悉,他从这总计八千骑兵里,分走三千人,分数路搜索追击。
  赵云带着剩下的五千人,几乎不保留战马,把大部分马匹都让给马超,然后赵云的部曲就主要化身步兵,每个城门留五百人堵口,剩下三千人集中从曹丕挖开的缺口攻城。
  只要攻破了城,一切里胡哨的招数自然都可以化解,如果确认曹丕和司马懿逃了,赵云再设法跟上去,与马超一起追击。
  当然了,到时候赵云缺乏战马,肯定也没法立刻快速响应,但这些都是后话了,暂时顾不得想那么多。
  现在需要的不是谋定后动,而是尽快动作起来。
  好在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不是非常大,谁都知道,这次只要顺利拿下金城,曹丕身边就连一点精锐老兵都不剩了,最多只有些亲卫。所以哪怕这次跑掉了,最多就是再耗费几个月时间,迟早还是能干掉的。
  如果是担心靡费国帑,大不了少留一点兵力好了,对付曹丕最后剩下的那点人手,用不了太多部队,就一万骑兵撒网,绝对能搞定了。
  赵云、马超立刻分头行动。马超带着骑兵往着北边分数路撒网追击,赵云也马上展开了攻城。
  金城县内被抛弃的五六千曹兵,果然是一脸懵逼的状态,面对赵云带着三千人从挖开的墙口进攻,完全组织不起防御。
  哪怕赵云的士兵原本是骑兵,临时“转职”的步兵,技战术水平还并不专业,哪怕曹丕留下的士兵,人数是赵云直接派出的攻城部队人数的两倍,但曹军的战斗意志已经低得可怕,依然被赵云一冲一个垮。
  仅仅一刻钟的交战,金城县内就没有成建制的抵抗力量了。
  赵云的先锋部队进城后,先包绕前后夹击,打开了东城门,然后全军涌入城中,控制了太守府和仓库。
  残余的曹兵,也有不想投降的,但至少没人敢抵抗。那些不愿降的就试图打开北城门,从北侧突围。
  赵云在北门外,只留了五百临时被抽调了战马、转职步兵的士卒守营堵门。
  曹军溃兵以为敌军人少,突围有望,就朝着只有五百人守的营垒冲去,想要撕开一个缺口。
  结果却如海浪拍击在礁石上,自身撞得粉碎,敌营却岿然不动。
  三四千人冲五百人守的营,依然被赵云死死堵住,几百张神臂弩交叉攒射,就把乱哄哄毫无组织的曹兵射了回去,尸骸满地,最终侥幸活下来的还是不得不全部投降。
  曹丕最后的嫡系部队,至此算是被彻底歼灭了。……
  话分两头,马超那边,带着三千骑兵,往北撒网追击曹丕,全速疾行,分兵数路,毫无畏惧。
  别看马超这活儿貌似轻松,实际上也不容易,主要是曹丕提前走了一个多更次,而且马超无法预判曹丕到底走哪个方向突围,他就只能撒网追击。
  这三千骑兵,每人一人三马,是没有办法拧成一股铁拳的,只能如伸开的五指,连片搜索过去。
  马超把三千人分成五队,少的只有五百人一队,最多的他亲自带领的那一队,也不过七八百人,全都呈扇形撒出去。
  越往北走,每一队之间的间距就会越来越大,一开始只隔着五六里,后续可能有十几里。
  追到天亮时分,马超估计应该也缩短了不少距离。
  最终他运气不错,还真就是马超本人亲自率领的那一支追兵,撞上了正要折向西边的曹丕和司马懿。
  当然,这样的追击,代价还是很大的,因为马超是广撒网,猝然遇敌时,他反而处在了兵力劣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