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九章 《汉朝诡事录》的作者身份(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庞元直语速缓慢,字斟句酌地道:“对于君实,我近来所知实在不多,家严确与司马氏有旧交,两家早年多有往来,然自司马公病逝后,君实回乡守孝,一去六载,至今再归京师,已是断了往来……”
  狄知远眉头一扬:“司马君实入太学后,没有来贵府拜访么?”
  “没有。”
  庞元直道:“君实一意备考,家严赞许这份纯澈之心,也未邀请他来府上作客,原本是等到科举入仕之后,再行庆贺!”
  如此一来,庞氏与司马光的接触,就要追溯到六年前,这六年时间司马光性情是否发生了变化,谁也不知道,难怪庞元直不作评价。
  狄知远却不放弃,上身微微前倾,凑过去低声道:“庞五哥,小弟有一个不情之请!我知司马君实初丧,评议有忌,然恰恰是为了正身后之名,才必须议一议,近年且不说,当年的司马君实,在你们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庞元直再度沉默下去,足足等了半刻钟后,才缓缓地开口:“那我就失礼了……”
  根据他的讲述,司马光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做官,死后赠太子太保,祖父做官,死后赠太子太傅,可谓仕途通达,族谱上也追溯先祖,乃晋朝安平王司马孚。
  且不说高门荣耀,到了司马光父亲这一辈,当时族中相当富有,财产多达数十万贯,然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专心读书,竟把家产全部让给同族的兄弟,一心科举入仕,出人头地。
  结果司马池第一次入京考试,也因母亲病故,回家守孝,第二次于真宗朝高中进士,历任地方,颇有政绩,为人清直仁厚,后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
  若非如此,庞籍也不会与司马池相交莫逆,后来一力照拂其子嗣,不惜自毁官声。
  此时庞元直也借父亲对司马池的追忆,巧妙地评价了司马光的为人:“家严曾言,君实忠信孝友,恭俭正直,才气青出于蓝,然……其性甚拗,于事不甚通晓,尚需历练!”
  狄知远总结。
  夸奖的不必听,只要听转折后面的就行了。
  司马光是一个性情顽固,不通实践的人?
  以庞籍的识人之明,又是从小见着这位长大的,这份评价相当具备参考性。
  当然就算庞籍这么想,由于亲疏远近,也会给予子侄历练的机会,毕竟人都是要成长的,很少有人在年轻时就文武兼备,光芒万丈。
  除了爹爹……
  狄知远自豪地闪过这个念头,再问了几句细节,知道此行的目的基本达成了。
  如果让庞籍亲自评价,他作为长辈,反倒不好这般说,尤其是司马光人都没了的情况下,庞元直却很适合转述。
  现在有了这份评价,司马光的性情清晰了许多,虽然还不知道这六年间,有了什么样的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梳理起案情脉络,有新的方向了。
  时间紧迫,狄知远并不客套,起身行礼:“多谢庞五哥,待此案水落石出,再来府上拜访!”
  庞元直却按了按手:“且慢,既然说到这了,我干脆说透了吧!”
  狄进道:“请讲。”
  庞元直道:“我怀疑,君实可能写了一部话本传奇!”
  狄知远一怔:“话本传奇?”
  “稍候!”
  庞元直起身走出堂中,不多时带着几卷书册走了进来,递到面前:“我不能完全确定,但这部话本传奇里的用词遣句确有君实之风,对于汉制的了解更似君实之学!”
  “《汉朝诡事录》?”
  狄知远一看就明白了:“怪不得,这书中对于汉制了如指掌,史料信手拈来,非常人可为,原是司马君实所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