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当长工也抢着来:赚钱不易啊(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爹李青侠下意识辩解着:
  “那我还能绑着人家的腿不成?”
  “你就不能打听的时候让那边别往外传?”
  “那咋打听?能堵住几张嘴?”
  “老爹老娘,没事的。”李龙急忙劝说,“咱家近百亩地哩,几个人过来都有活干,等人过来再说,说不定还真就能干哩。”
  李龙一开口,老娘就不说话了,反正小儿子说的都对。
  “那就等吧。”李建国知道这事也只能这样了,他们不可能真过去挑人,就算过去了,那边又有多少是真了解的?
  梁月梅从头到尾都没开口。公公婆婆那边的事情,她没啥好说的。真要来人了,如李龙所说,能干的就干,不能干的明年不让来就行了。
  其实就这么简单。
  李龙又问了大哥队里有谁家能雇得起长工,李建国想了想说道:“也就老王家。别人家里地还没咱家多哩,这两年开地了,但开的都是一二十亩的那种,家家都种得过来。
  就是老王家开的地得有一两百亩了,虽然多种的是麦子,但那也得有人收才行。”
  的种植还没开始,所以盐碱地眼下还只能是荒地。
  李龙就想着也许破局的就在眼前?反正真要找长工来了,找一个和找几个区别不大。只要能找来,那就能开盐碱地种。
  只要下苦,自己就舍得给钱。总的来说,几亩地的收入雇佣几个人种几十亩地,肯定还是赚的。
  也许就开了这四队种的先河了。
  前几年分产到户是一次分地,九七年九八年是土地二次承包,那以后就可以开垦大片的盐碱地当个地主了。
  这么久了,李龙也这么有钱了,依然是想当个地主然后坐收地租的。
  三下五除二把即将到来的族人安置问题说好了,然后就没啥事情了。
  即将收麦,各家都在准备工具,还有要荫麦场了。算是托李龙的福,这两年四队用镰刀的少多了。以前割麦前各家都得把镰刀磨得快快的,不然的话割麦不利索影响速度。
  现在有了收割机,几乎没人再人工割麦了,那活太难干,没人会想着没苦硬吃。
  所以镰刀也磨,但用的少了,大多是要去苇湖、小海子割一些苇子来做绑麦捆子的腰子。
  “老王家种的麦多,听说打算请康麦因过来收割。”李建国感叹着,“他家也算是大户了,那割着才方便,直接把麦子收了,就是可惜麦杆子都落地里了。”
  这时候种粮不光讲究颗粒归仓,还讲究物尽其用。
  把麦子割了打场后,麦子收了交公粮,麦杂头喂鸡,麦尾子(麦子壳)拓土块,麦草直接卖给造纸厂。
  几乎一点浪费都没有。
  但用康麦因收麦,那除了能把麦子收回来,剩下的麦尾子麦杂头和麦草啥的,都没有了。
  甚至于如果康麦因开不好,还会遗漏大量的麦子在地里。
  这跟大批量种植后开采机一样,一要看机器二要看驾驶员。操作不好或者有意不好好操作,一亩地收五百公斤的也能降到四百五十公斤,剩下的就直接给浪费到地里了。
  所以李建国才会如此说。
  毕竟能吃饱饭没多少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