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自己没运气,就跟上有运气的人(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打工赚钱?”李建国皱了皱眉头,原来的合作社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最开始的互助组,是邻里相互帮助,结成最初级的互助组织,种田的时候集中力量把一家干完再干另一家,或者人多的帮人少的,有农具的帮没有农具的。
  但是无论土地和还是农具都是归原主所有。
  到后来初级合作社,和现在李龙所说的就有点类似了,以土地、农具入股,土地还是个人的,不过使用权归到合作社,然后以分红、劳动报酬为盈利方式。
  和李龙现在说的这些就差不多了。不过李龙引入了外请人员劳动的这个方式,本社人员可以干活赚钱,也可以不干,这个自愿。
  这个条款就略为宽泛一些,相对比较灵活。
  其实几十年前,还有一个高级合作社,就是从初级社向人民公社过渡时期的,那个时候有政治因素,土地直接就算成集体所有,取消了分红,只按劳分配,基本上算进入了完全社会主义阶段。
  但是因为种地的科技含量不高,產收盈利低,加上当时的大环境,很快就变到了人民公社,优劣都没体现出来。
  现在李龙说出来的这个合作社,大致的框架只是和原来的初级社差不多,不沾太多的场外因素,李建国听了之后,眉头舒展开来,这个应该没啥。
  兄弟两个把具体的细节又商量了一些。主要是李龙说,李建国听,偶尔会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对照一下以前的合作社和现在的时代变化进行小幅度的调整。
  后世许多合作社专业性很强,產销一体,甚至於有些把加工也放了进来。
  但四队后世的合作社还是和初级社差不多,就是產,加工和外销都涉及不到,因为棉花摘下来后直接就运去了轧花厂,后续的啥都管不到。
  和那些搞特產的合作社区別很大。
  好在结构相对简单,便於管理,分红什么的也清晰可见。
  李龙想著如果到后面,自己的財富积累到一定的份额,或者合作社的资本达到一定的层次,倒是可以在县棉麻公司不存在之后,搞个轧花厂。
  不说价格自己把控吧,至少不那么受气。
  说不好听的话,哪怕到后世,四队成立了好几个合作社种棉花,因为地多,每年还有得赚,但那时候也跟受气包一样。
  私人的轧花厂互相通气,谁收价高就打压谁。而且逐渐的轧花厂被来自一个地方的几个老板收购了,统一压价,受伤的就只有农民。
  別人定价多少就是多少,根本没还价的权利。
  现在李龙这里已经可以卖农资了,后面如果能搞个轧花厂,哪怕只收自己合作社的棉花,也不至於太受气。
  当然想法是好的,具体要看后续的情况,李龙没想把自己变成资本老爷,只是不想受制於人。
  他觉得自己本质上还是农民,看不了太远了,但也不能受太多閒气。
  兄弟两个商量的时候,外面传来了车子的响声。
  很快,院子里有人说话,李龙听得出来,谢运东和许海军。
  “老李哥,小龙,我们来了。”谢运东在院子里喊了一声,然后推门而入。
  李龙迎到里屋门口,看著他们两个进来,笑著说道:
  “来来来,进屋坐。”
  谢运东和许海军进屋子里面坐下,和李建国打了招呼之后,李建国就站起身说道:
  “你们聊,我出去有点事。”
  “別別別,大哥,我带他们去前院说。”李龙急忙说道,“前院安静。”
  “那也行。”李建国说,“前院俊峰他们把炉子架著呢,你们进屋也不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