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完了,全反了(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届时,恐怕连刘玄初、胡国柱、马宝这些反清派为了吴周王朝的将来,再不情愿也要同王五翻脸兵戎相见。
  说白了,这些人忠于的是吴三桂,而不是他王五。
  一旦吴周阵营内讧,王五就很麻烦。
  别看他如今在直隶威风八面,把几十万八旗困在满城,可手中能战的兵马数量还是有限,并且呈一字长蛇阵。
  蛇头在燕京,蛇身在洛阳,蛇尾则在荆州。
  燕京的蛇头现在因扩编四个镇加上忠武镇、部分北府兵有近七万人,再加上刘良佐部实力相当可观,然而洛阳的蛇身却只有两万多人,荆州的蛇尾更是少得可怜只有一万多人。
  很明显,蛇身和蛇尾的力量相对吴军主力非常弱小,更何况“蛇身”还要应对岳乐率领的清军。
  吴军真要同王五开战,荆襄、洛阳失陷就是瞬间的事,连带着反正的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白秉贞也极有可能反水倒向吴周。
  毕竟,他王五只是洪化皇帝的臣子,而不是天子。
  如白秉贞之辈不可能不充当墙头草。
  局面到那一步,空有燕京又尚未能完全消化直隶的王五拿什么抵御吴周主力的北上。
  唯有快速解决满城,调出部分兵马回援,方能确保吃下去的蛋糕不被打吐出来。
  牛万程都能看出这一点用以游说小皇帝同王五议和,清廷内的聪明人又岂会只有一个牛万程。
  因此,议和的基础实际是有的。
  “这么说来,小皇帝真想同我议和?”
  说话间,王五右手食指轻叩桌面,似在认真考虑这事。
  牛万程忙点头道:“是这么个意思,要不然小皇帝哪会让末将出城。”
  沉思片刻后,王五对牛万程道:“要我撤军也不是不行,得看清廷拿什么让我撤军,我总不能白来燕京一趟你跟小皇帝说的议和条件是什么?”
  “末将是劝小皇帝把满城和宫城积蓄的财货献一些给五爷,好让五爷满载而归,有底气同吴三桂手下对峙”
  牛万程不老实,没敢说他在小皇帝面前说王五贪财好色,当然这点分寸他还是有的。
  闻言,王五却是心中一动:“满城有多少财货?”
  “这”
  主意是牛万程出的,但他真不确定满城有多少财富,反正很多就是了。
  “算了,估计你也不清楚。”
  王五想了想,对牛万程道:“这样吧,你回去跟小皇帝说要我撤军也行,条件是清廷必须供奉我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绢采各1000万匹,马、驼、驴、骡各万头,另外要给我的将士赐八旗贵女1000人,旗女30000人。”
  一边的书办赵福源听着听着就觉不对劲,因为公爷提出的这些条件不就是当北宋靖康议和时金人向宋朝提出的条件么。
  不过以清廷的积蓄支付起来应该不难。
  毕竟当年李自成在燕京拷饷得来的上亿两白银全落在了清军手中,前些年清廷又在江南大搞清欠奏销,虽然这几年因为湖广战事反复让清廷国库捉襟见肘,但王公大臣和旗人家里却有的是钱,凑一凑支付“议和款”并不困难。
  牛万程哪里知道靖康年的事,一听王五竟然提出这么过份的要求当场脸就绿了,刚要开口却见王五又道:“另外要小皇帝尊我为伯父,以皇后、议政王公大臣十人为质,如此我才敢放心撤军。”
  说完,看了眼目瞪口呆的牛万程,拍拍他的肩膀勉励道:“这件事还得辛苦你,就由你亲自回城同小皇帝说,别人嘛我不放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