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皇上有旨,八旗出降(2 / 5)
宫外的喊杀声却是不绝于耳,宫中虽没有动静,但所有人都清楚此刻宫城内的所有人,内心深处都处在极大的恐惧之中。
谁也不知道宫外的乱事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是不是下一个呼吸就有反贼杀进宫中。
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这大清国又是不是真的要在这一夜走向坟墓。
这满城内的几十万八旗军民又能活下来几个。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过去,康熙如同受惊过度的小孩怔怔看着胡全才,胡全才则如一教书先生静静等着学生背出答案。
如果胡全才手中拿着一把戒尺,那就更像了。
牛万程和塔阿拜则是你看我,我看你,二人均不知胡全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且,这事似乎有点不对劲。
最终,还是胡全才带来的反正好汉中一位稍有见识的义士开口打破殿中沉寂,其道:“王大帅是大周朝的国公,这皇位就算禅让也当周朝小天子让才是,与这鞑子皇帝有何干系?”
言下之意礼法不对,主次不明。
要清朝的皇帝禅位给周朝的国公,这不关公战秦琼么。
塔阿拜闻言也是反应过来,赶紧说道:“对,对,胡大人糊涂了不是?怎么能让五爷当满清的皇帝?要知道王爷和鞑子可是不共戴天的!”
“呃?嗯?对,对。”
牛万程其实根本不明白有什么不合理,却是本能附和起塔阿拜来,因为他觉得前上司有点不地道。
大伙一块干的买卖,哪有不商量着办的道理。
抢功也不是这种抢法啊。
现在好了,五爷到时候问起是谁“建议”小皇帝禅位,他牛万程总不能厚颜无耻说自己吧。
“是做大周的天子还是做大清的天子,都不打紧打紧的是康熙这道禅位的诏书,有了这道诏书,王公可尽得清之天下,至于将来,我相信王公自有决断。”
胡全才当然知道没有清朝皇帝禅位给周朝国公的道理,之所以要康熙这道禅位诏书,除了向王大帅表明自己的拥立之心外,也是希望借此帮助王大帅迅速平定北方。
礼法什么的在实力面前,并不重要。
只要王大帅拥有北方,就等于拥有整个天下。
再加上明韩王所言的入燕京者为社稷共主,所以王大帅称帝是理所当然的事。
连鞑子皇帝都主动禅位给王大帅,不就是说王大帅才是真正的承天命之人么!
拥立劝进之心,胡全才是认真的。
有了北方,论地盘与人口,王五实力远在南方的武昌小朝廷之上。
各地降兵一收拢,庄奴一发动,兵马这一块也不比吴周差多少。
最重要的是年轻力壮的王五称帝,远比武昌吴三桂那个襁褓中的孙子更得人心。
但凡有点脑子,谁会愿意支持一个娃娃。
就凭收复燕京这一条,王五就站在了天下反清势力的最高点。 ↑返回顶部↑
谁也不知道宫外的乱事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是不是下一个呼吸就有反贼杀进宫中。
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这大清国又是不是真的要在这一夜走向坟墓。
这满城内的几十万八旗军民又能活下来几个。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过去,康熙如同受惊过度的小孩怔怔看着胡全才,胡全才则如一教书先生静静等着学生背出答案。
如果胡全才手中拿着一把戒尺,那就更像了。
牛万程和塔阿拜则是你看我,我看你,二人均不知胡全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且,这事似乎有点不对劲。
最终,还是胡全才带来的反正好汉中一位稍有见识的义士开口打破殿中沉寂,其道:“王大帅是大周朝的国公,这皇位就算禅让也当周朝小天子让才是,与这鞑子皇帝有何干系?”
言下之意礼法不对,主次不明。
要清朝的皇帝禅位给周朝的国公,这不关公战秦琼么。
塔阿拜闻言也是反应过来,赶紧说道:“对,对,胡大人糊涂了不是?怎么能让五爷当满清的皇帝?要知道王爷和鞑子可是不共戴天的!”
“呃?嗯?对,对。”
牛万程其实根本不明白有什么不合理,却是本能附和起塔阿拜来,因为他觉得前上司有点不地道。
大伙一块干的买卖,哪有不商量着办的道理。
抢功也不是这种抢法啊。
现在好了,五爷到时候问起是谁“建议”小皇帝禅位,他牛万程总不能厚颜无耻说自己吧。
“是做大周的天子还是做大清的天子,都不打紧打紧的是康熙这道禅位的诏书,有了这道诏书,王公可尽得清之天下,至于将来,我相信王公自有决断。”
胡全才当然知道没有清朝皇帝禅位给周朝国公的道理,之所以要康熙这道禅位诏书,除了向王大帅表明自己的拥立之心外,也是希望借此帮助王大帅迅速平定北方。
礼法什么的在实力面前,并不重要。
只要王大帅拥有北方,就等于拥有整个天下。
再加上明韩王所言的入燕京者为社稷共主,所以王大帅称帝是理所当然的事。
连鞑子皇帝都主动禅位给王大帅,不就是说王大帅才是真正的承天命之人么!
拥立劝进之心,胡全才是认真的。
有了北方,论地盘与人口,王五实力远在南方的武昌小朝廷之上。
各地降兵一收拢,庄奴一发动,兵马这一块也不比吴周差多少。
最重要的是年轻力壮的王五称帝,远比武昌吴三桂那个襁褓中的孙子更得人心。
但凡有点脑子,谁会愿意支持一个娃娃。
就凭收复燕京这一条,王五就站在了天下反清势力的最高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