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人呢?发卖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奇袭得手,东南清军不仅丢掉财赋重地江南,也会因此与江北清军全线失联。
  成为一支被截南北退路的孤军。
  江西、福建方面大举反攻,东南就此底定。
  即便无法攻占南京,也能袭扰江淮之地,断掉漕运,使北方的清廷成为无根之木,继而影响动摇山东。
  这一方案其实就是当初吴三桂起兵前众将商议的三策之一,即大军入湖南攻取长沙、岳州后沿江东下收取江西、江南之地,仿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再行北伐的缩减版。
  之所以是缩减版,是因为吴军此时已过长江,在江西与安徽都有突破点可用。
  吴三桂的死虽然令各地吴军陷于慌乱,一些地方因此由攻势变成守势,甚至还放弃了一些地盘。
  但吴军的精锐部队并没有损失,尤其渡过长江的吴军主力多达十万之众,只要夏国相能于中枢统一各部,吴国贵的战略就能实现。
  可惜,夏国相因担心将大军交到吴国贵手中会让其“执政”地位不保,因此没有同意吴国贵的上书,只与一众党羽忙着瓜分朝堂大小要职,错失这一良机。
  得到两江总督郎廷佐增援的梁化凤手上有营兵两万余,旗兵三千多,依托坚城庐州生生将吴国贵给阻了下来。
  吴国贵几次上书朝廷希望增强其部兵马都被兵部尚书韩大任驳回,无奈之下吴国贵又请马宝上书继续北伐,同样被驳回。
  理由还都是同一个,即先帝新丧,朝野不稳。
  气的吴国贵真想去武昌问夏国相到底是要这个天下,还是只要他夏国相一人利益。
  中枢的混乱带来的结果自然是各地吴军要么偃旗息鼓,要么就是被先前一直压着打的清军反过来压着,几十万吴军如同一辆高速奔驰的马车突然没了两个轮子,虽然没有就此掀翻,但也憋屈的很。
  直到燕京光复消息突然传来。
  燕京光复了,伪帝康熙也被擒获,整个直隶完全落入周军之手,此时不全面开花迅速解决满清余部还待何时?
  吴国贵激动上书要求中枢立即发兵江南,一举攻占南京。
  江西的卫朴、王会等大将也发来同样请示,都希望中枢将过江的吴军主力投放到东南战场,一战定乾坤。
  中枢这边,也不知讨论了多少次,夏国相竟让马宝等人领军北上,美其名曰配合赵王清扫北地清军残余,以为迁都准备。
  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夏国相是担心光复燕京有功的小连襟做大,迫不及待想派兵去摘北方的熟果子。
  作为次辅的刘玄初根本无法阻止夏国相这一愚蠢安排,唯一能阻止此事的首辅方光琛却与二公子在兰州。
  隔的太远,加之西北清军的封锁,方光琛眼下根本无法穿过清占区返回武昌就职。
  刘玄初过来找被封为齐王的胡国柱,就是希望对方出面劝说大连襟暂时不要触动小连襟利益,以免激怒对方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赵王真要在燕京自立,大周朝立时就会分裂,届时处于各方势力中间的武昌朝廷可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马宝性子是粗,心眼却是有的,当年又和老小并肩作战过,就算领军北上当也不会做出格的事。”
  胡国柱摇了摇头,夏国相要是让韩大任他们北上,那这件事真可能无法收拾。
  马宝这人,却是信得过的。
  大事,不糊涂。
  建议刘玄初去见下马宝,再同马宝打个招呼,让他心中有数便是。
  至于自己,不是不想去劝夏国相,实是夏国相现在同他关系很差,去了也是自讨没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