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四目相对(求月票)(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着何商友解释,刘科长才明白,中统被挖墙脚了,而且被挖的是负责核心业务的组长。
  中统和军统的编制不同,局长、副局长下,设专员、组长,其次是副组长、科长、总干事、干事、助理干事等,外站的调查主任和组长平级。
  中统内部几句打油诗:“专员多似狗,科长满街走,秘书无人问,组长人人求。”
  这次被挖墙角的人叫项本善,金陵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学生时期就是cc系的活跃分子,进入特工总部后,长期在情报科主管情报工作。
  中统成立后,升任第一组组长,主管红党情报工作。
  中统管理虽然没有军统那么严格,讲究“站着进去躺着出来”,一天为特务,终生为特务。但受制于主客观因素和中统纪律的约束,即使到死,特务也不能改换门庭。项本善想要跳槽,徐增嗯岂会轻易松口,但奈不住玩墙角的人是陈土木。
  陈土木这年头可谓红得发紫,不仅手上掌控着常某人抓们为抑制cc系而成立的三青团,还兼有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央训练团教育长、三青团书记长、湖北政府主席等要职。
  在中枢是中枢权要,在地方是封疆大吏,徐增嗯拍马都来不及,怎么还和他相争?
  一个人发迹到这种地步,没有点政治野心是不可能的。陈土木掌控三青团后,第一个设想就是建立三青团调查处,搞自己的特务组织,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
  据此,陈土木指令他的亲戚郭骥负责,拉拢人才,筹建调查处。
  郭骥一直在政治部任职,对情报工作是外行,上任后虽然四处张罗拉拢人才,充实班底,但半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搞出来。
  为此,陈土木大为不满,郭骥只好将锄头对准了项本善。
  两人本是金陵大学历史系的同班同学,平时来往颇多,交情不浅,不过一向只论友情,不参合工作。
  这次郭骥找上项本善,直接摊开身份,亮出筹码:
  一是凭陈土木已有的权势和未来的政治前途,非徐增嗯之流可以比拟。
  二是只要项本善愿意跳槽,就是三青团调查处的实际负责人。
  项本善自然是聪明人,中统高开低走,一片乌烟瘴气不说,陈土木在政坛上如日中天的地位,就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来,而且许诺的又是独当一面的显赫地位,待遇优厚,前景灿烂。
  因此,郭骥一说,当下就心动了。
  于是,在郭骥的引荐下,他与陈土木秘密见面,数次密谈,双方都很满意。
  有了陈土木的承诺,项本善回去后毫不犹豫就向徐增嗯递上了辞职报告。
  徐老板自然不甘心,一劝再劝,大饼画了一箩筐,要他打消念头,但项本善抱定“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念头,铁了心要走,双方直接撕破了脸。
  “还有这种事?”刘科长听得咋舌,回过神来说,“陈土木可和戴老板不对付,他有了项本善这个内行加盟,调查处必然水涨船高,到时候又多了一个对手。”
  “那是戴老板该操心的事。”何商友哼了一声,“电台架设好了吗?”
  刘科长赶紧说:“好了,随时可以呼叫那边。”
  何商友起身,轻轻叹了口气:“走吧,看看去。”
  前年,局里为了向宝塔山边区渗透、潜伏,实施打入计划,收集红党高层情报,以培训抗日干部的名义,在陕西汉中创办了汉中培训班。
  截止今年3月,公开办了9期,培养训练特工631名。
  这些人主要学习政治社会课和战机技能课,包括政治侦查、射击、擒拿术、化妆术等,还进行爆破、暗杀、投毒、游击、照相、跟踪等技能培训,学员熬掌握秘密联络法,学会用米汤、矾水等书写及显影的方法,还要学习“万能显影液”和汞爆炸药配方,以及电报电文的编译方法等。
  学员毕业后组成军统特别侦查组,相继被派入宝塔山及各个抗日根据地,或蛰伏,或从事破获活动。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人不是站不住阵脚,就是落网被擒。有些被派去挖窑洞劳动改造,有些死硬分子充当了别人批判大会上宣传的“活标本”,有些反过来变成对付同仁的急先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