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造大飞机?(4 / 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科研所辽东分所那边的协助申请,我能帮的就这些了。”
  他交代道:“一会儿你过去一趟,看看他们有什么实际困难,能解决的尽量解决,别把问题送到集团兜一圈。”
  “中午沈飞的王新约我一起吃饭,你要有时间就一起。”
  “去奉城?这个时间?”
  张兢惊讶地看了看手表,这都快十点了,去奉城不得三四个小时啊。
  “他来钢城了,开会。”
  李学武手指敲了敲桌面上的稿件,转回身到了办公桌后面坐下。
  “首都汽车公司的副总下午到钢城,你去接一下,来跟钢汽谈业务。”
  “那我中午就不过去了。”
  张兢站起身,拿了办公桌上的文件讲道:“一会儿我问问恩远同志,如果他没事的话就让他跟着您去吧。”
  “上午我先把这件事办了,中午准备一下接待工作,不然忙不过来。”
  “嗯,可以,不用太热闹。”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交代道:“具体合作方案集团那边都谈好了,是李总同他们老总谈的。”
  “合作的方向是……?”
  张兢抬了抬眉毛,好奇地问道:“是要卖车还是买车?”
  “不买也不卖,是运营车辆。”
  李学武放下茶杯,简单解释道:“他们想引进咱们钢汽的几款车型用作城市出租车,提升服务形象。”
  “出租车运营?”张兢瞪大了眼睛,笑着讲道:“这倒是新鲜啊。”
  “有什么好新鲜的。”
  李学武好笑地看着他说道:“京城早就有出租车了,羊城那边也早。”
  你要让李学武说京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出租车的,那他还真说不准。
  因为据说从解放前,也就是清朝刚灭亡那会儿就有出租车了,不过那家叫飞燕的汽车行是法国人开的,倒也是京城出租车的鼻祖了。
  那时候租车的都是些外国人和国内的上层人士,价格贵得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
  再往后说,李学武就只知道首都汽车公司了,也是集团下来的文件,他这才仔细查了一下对方的历史。
  五一年四月份成立,最初的运营车辆是从各个部门征调来的。
  他印象中大街上跑的吉姆、吉斯等毛子车就是挂的首都汽车公司的牌子。
  再后来私人也可以干出租车,有能耐的掏噔来太脱拉、斯柯达等这样的新车型,京城出租车行业很是火了一阵。
  李学武记得以前都叫这种出租车为“野鸡车”,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停靠点,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还是公私合营以后了,也就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出租车行业遇冷了。
  头十年能乘用出租车的有几个普通老百姓啊,坐公交都觉得贵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