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捡了条狗命(2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怀德这么感慨,是因为他做不到这一点,飞机他都不敢坐呢。
  “一定要注意安全。”他知道劝不住李学武,还是关心地强调道:“业务可以慢慢掌握,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是,我一定注意安全。”
  李学武回答的很认真,这是对老李关心的积极回应。
  职场之中不见真心,但也应该有真情,同志之间,上下有序。
  “塔东机场的事等你回来再说,其他同志也想听听你的方案。”
  李怀德主动讲道:“轧钢厂要在这个月完成整体搬迁,辽东要做好一切准备,万不能出问题。”
  李学武学开飞机他不管,但辽东的工作不能乱,这是他的底线。
  北方工业报那个女记者写红星钢铁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在钢城又是开飞机、又是带着人上山打猎的好不潇洒快活。
  说实在的,这两样老李都不羡慕,无论是开飞机还是打猎他都做不到。
  跳舞和吃饭他就很喜欢。
  李怀德如此强调主要是因为本月6日京城轧钢厂所有机械设备停工停产,按照既定计划工人将分批次前往钢城。
  虽然京城轧钢厂从今年年中就开始停、拆、搬、调,工人和设备拆的拆,分的分,但哪次没有这一次如此集中。
  轧钢厂原本的机械设备全部交给新京一厂,钢城轧钢厂只要部分职工。
  新京一厂已经开始试运行,这一次会有一多半职工调到京一厂上班。
  京城轧钢厂原车间、库房、办公楼等,交由集团统一整理整顿,或是修缮或是重建,最后交给轻工业和科研院。
  轧钢厂厂区部分建筑、设备设施将重新规划,于明年破土动工。
  轧钢厂的停工意味着集团职工总人数缩水至7万人,截止目前集团分流和安置、调离的总人数超过了2.8万人。
  按照集团对人事变革的总体要求,职工人数只能降,不能升。
  也就是说,明年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进厂,一定会有职工退休或者分流,或是去三产工业,或是去其他厂。
  人事变革的一大目标就是集团人事结构整体要呈现年轻化和专业化。跟不上时代要求和脚步的都将会被淘汰。
  这样看集团所制定的人事变革还挺残酷的,可为了能够应对即将与国际市场接轨,接受新时代市场的检验和挑战,红星钢铁集团不得不做出选择和牺牲。
  不要觉得这个年代国内的科技发展落后到了极点,没有一点竞争力。
  如果真的这么落后又怎么可能在未来三四十年里积蓄了那么庞大的力量,迸发出举世瞩目的成绩。
  就李学武从报纸上了解到的情况,仅11月初就有多项发明实现了零突破。
  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炼油工业控制计算机诞生、试制成功第一台一百二十马力液压控制犁式电缆敷设机、制造成功第一台八十吨重型震动压路机、试制成功第一台金属矿山采掘用的新型电动钻岩机……
  工业技术发展如春草之茵,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
  砰——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猎枪,看了看前方,不满地吐了口唾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