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141:安心定性,是谓“炼神”(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此,各家各户,在“请”的方面煞费心思,或软泡硬磨、或走人情门路。
  丰富,也就是“芜杂”的近义词。
  芜杂而逸散,每一个法念都可能造成胡思乱想,导致出现破绽。
  故而这个阶段,反而更容易产生出妄想杂念来,从而成为心魔的温床。
  而没有凝练出法念的武者,他们基本是不会有心魔的,充其量只是“心病”,而或“心结”之类。
  措辞严谨的话,存在不小的区别。
  化神成功,法念蓬发,要做的便是将它们给约束住,并不断地进行淬炼,故曰:炼神!
  “炼神化虚”,正是第三境的称谓。
  当前陈留白并没有学到相关法门,但并非说就不能炼神了。
  有正统法门的前提下,能够系统性地修习,无论效率还是效果,都会好得多;
  反之,则属于一种自发性的本能修炼。
  例如现在,陈留白察觉到自己的意念有沉迷的势头,当机立断,及时将之收束住,无形中,便完成了一次“炼神”。
  这个,亦为经历磨砺的意义价值所在。
  而类似的“炼神”行为,可反复进行,但涉及一個“度”的问题。很多时候,刻意为之,未必有好的效果,反会弄巧成拙。
  所以他不会专门来做这样的事情,心性阅历,顺其自然最好。
  ……
  望见教谕大人把请柬搁置一边的举动,老丁就知道陈留白不会去宴饮的了,心里感到高兴。
  之前数天,他跟随陈留白左右,到处吃喝玩乐,看着很是潇洒,可作为地方上的“老人”,老丁有着一种不安之感。生怕这位年轻的新任教谕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然后在各种阿谀奉承中迷失,不知东南西北了。
  那样的话,会置身于险境之中。
  即使陈留白有着不同凡响的出身,可在边荒之地,也可能死于非命。
  特别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心性把持不定。
  旁观者清,老丁看到了问题所在,只是他没有开口相劝的身份立场,只能暗暗着急。
  他绝不希望陈留白有事,皆因他家的孩子,已经在道院进学了。
  目前负责教学的,正是陈留白。
  道院和凡俗中的私塾学堂是性质差不多的机构,差别在于传授的东西不同。私塾学堂教的是四书五经之类,而道院,教的则是各种修行心法。
  高化城的道院蔽败已久,几乎成了废弃之地,不过在陈留白的严令之下,看守道院的隶役顾原不敢怠慢,老老实实地收拾装修,使得道院焕然一新,具备了重新开张的条件,并张榜招生。
  消息传出,满城人动,只要符合条件的人家,都争相来抢着报名,非常踊跃。
  生源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合适的道师。
  在招生的同时,陈留白也招收道师,但不知何故,竟无一人来应聘。
  这就显得难堪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