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怒海惊涛,舰队决战!(2 / 7)
但是一旦帝国出现动荡,那么大一统帝国,马上就能变成散装帝国。
君不见东周诸侯、唐末藩镇乎?
而眼下,维卡拉玛瓦哈纳继承的这个大帝国,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帝国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很空。
维卡拉玛瓦哈纳能够直接控制,呃,甚至不能说完全控制,只能说施加影响力的,就是爪哇岛等几个主要的、人口较为稠密的大岛。
其他的地方,现在虽然没有谁敢在老皇帝尸骨未寒的时候,就举起反旗,但是都有蠢蠢欲动的心就等着第一个出头鸟呢。
维卡拉玛瓦哈纳很清楚华夏的那个典故。
——“郑庄公箭射周天子”。
射没射中周天子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周天子来讲,有人敢向他射箭,这一箭,射落的是天子数百年的权威。
有人敢射第一箭,后面的人,就会有样学样,再也没人敬重天子了。
对于维卡拉玛瓦哈纳来讲也是一样的,权威是一个很模糊但又很重要的东西,而想要树立新皇的权威,想要解决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内部矛盾转移成外部矛盾。
当重大的外部矛盾来临的时候,一切内部矛盾,都会暂时消失。
这个道理适用于旧港的汉人豪强们,也适用于满者伯夷帝国的贵族们。
如果没有大明的威胁,那么他们可以安心分家产,同室操戈打个头破血流。
但是一旦有了大明的威胁,这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不管不顾继续争权夺利,那么很可能最后什么都剩不下,全被大明给吞了。
因此,当外部威胁这个苗头出现的时候,维卡拉玛瓦哈纳果断拒绝了大明使者的和谈请求,同时宣布御驾亲征,集合了帝国的舰队,气势汹汹地应陈祖义之邀前来旧港。
如果明军舰队不来,那么他们就将以旧港为落脚点,向北主动进攻淡马锡港。
只要能够击败明军舰队,那么维卡拉玛瓦哈纳马上就能坐稳皇位。
这并不夸张.当年满者伯夷帝国起家,就是靠的击败跨海远征来的蒙古人所带来的巨大威望。
对于南洋的所有人来讲,他们都清楚,北面的帝国,是何等的恐怖。
而击败这样的强敌,足够让他们获得强烈的自豪感,而领导他们击败强敌的人,也注定会成为被赞扬的英雄,甚至,能够进入史诗中,被后人所歌颂。
在旧港北方宽阔海域的另一边,看着满者伯夷帝国舰队正在变阵,俞通源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手持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
这一战不仅关系到旧港的安危,更关系到大明在南洋的威望和利益,他不得不谨慎行事。
“传令下去,以风帆战列舰为核心,宝船围绕各自分舰队旗舰,列竖阵,展开侧弦火力,集中火力击溃满者伯夷帝国的舰队!”俞通源的声音很大,随后通过传令官的旗语传遍整个舰队。
明军战舰迅速调整阵型,搞了一个满者伯夷帝国舰队看不懂的阵型。
是的,对于满者伯夷帝国的舰队来讲,大明舰队的阵型,非常的诡异。
就是诡异。
除了这个词,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
因为在这个时代,海战其实跟陆战的骑兵对决,原理上相差并不大,都是以“锋矢阵”或者“雁翎阵”为主的,要注重两翼的同时,保持阵型的厚度,这样才能在对冲的过程中不至于让己方的舰船四面受敌。
而大明舰队摆出的竖阵,看起来连绵不绝,但实际上只要一冲,那就穿了。 ↑返回顶部↑
君不见东周诸侯、唐末藩镇乎?
而眼下,维卡拉玛瓦哈纳继承的这个大帝国,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帝国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很空。
维卡拉玛瓦哈纳能够直接控制,呃,甚至不能说完全控制,只能说施加影响力的,就是爪哇岛等几个主要的、人口较为稠密的大岛。
其他的地方,现在虽然没有谁敢在老皇帝尸骨未寒的时候,就举起反旗,但是都有蠢蠢欲动的心就等着第一个出头鸟呢。
维卡拉玛瓦哈纳很清楚华夏的那个典故。
——“郑庄公箭射周天子”。
射没射中周天子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周天子来讲,有人敢向他射箭,这一箭,射落的是天子数百年的权威。
有人敢射第一箭,后面的人,就会有样学样,再也没人敬重天子了。
对于维卡拉玛瓦哈纳来讲也是一样的,权威是一个很模糊但又很重要的东西,而想要树立新皇的权威,想要解决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内部矛盾转移成外部矛盾。
当重大的外部矛盾来临的时候,一切内部矛盾,都会暂时消失。
这个道理适用于旧港的汉人豪强们,也适用于满者伯夷帝国的贵族们。
如果没有大明的威胁,那么他们可以安心分家产,同室操戈打个头破血流。
但是一旦有了大明的威胁,这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不管不顾继续争权夺利,那么很可能最后什么都剩不下,全被大明给吞了。
因此,当外部威胁这个苗头出现的时候,维卡拉玛瓦哈纳果断拒绝了大明使者的和谈请求,同时宣布御驾亲征,集合了帝国的舰队,气势汹汹地应陈祖义之邀前来旧港。
如果明军舰队不来,那么他们就将以旧港为落脚点,向北主动进攻淡马锡港。
只要能够击败明军舰队,那么维卡拉玛瓦哈纳马上就能坐稳皇位。
这并不夸张.当年满者伯夷帝国起家,就是靠的击败跨海远征来的蒙古人所带来的巨大威望。
对于南洋的所有人来讲,他们都清楚,北面的帝国,是何等的恐怖。
而击败这样的强敌,足够让他们获得强烈的自豪感,而领导他们击败强敌的人,也注定会成为被赞扬的英雄,甚至,能够进入史诗中,被后人所歌颂。
在旧港北方宽阔海域的另一边,看着满者伯夷帝国舰队正在变阵,俞通源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手持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
这一战不仅关系到旧港的安危,更关系到大明在南洋的威望和利益,他不得不谨慎行事。
“传令下去,以风帆战列舰为核心,宝船围绕各自分舰队旗舰,列竖阵,展开侧弦火力,集中火力击溃满者伯夷帝国的舰队!”俞通源的声音很大,随后通过传令官的旗语传遍整个舰队。
明军战舰迅速调整阵型,搞了一个满者伯夷帝国舰队看不懂的阵型。
是的,对于满者伯夷帝国的舰队来讲,大明舰队的阵型,非常的诡异。
就是诡异。
除了这个词,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
因为在这个时代,海战其实跟陆战的骑兵对决,原理上相差并不大,都是以“锋矢阵”或者“雁翎阵”为主的,要注重两翼的同时,保持阵型的厚度,这样才能在对冲的过程中不至于让己方的舰船四面受敌。
而大明舰队摆出的竖阵,看起来连绵不绝,但实际上只要一冲,那就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