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和谈破裂(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是说,让我与他们合作?”金士衡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谨慎。
  表弟连忙点头:“正是如此,长兄。伱只需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一些支持,待到时机成熟,我们安东金氏便可趁机崛起,重振家族辉煌。”
  金士衡沉吟片刻,最终缓缓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我需仔细考虑。你且先回去,待我有了决定,自会派人通知你。”
  表弟见状,知趣地站起身,再次躬身行礼后,缓缓退出了房间。
  金士衡则独自坐在昏暗的烛光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另一头,南訚也来明军这里请求和谈了。
  蓝玉作为大军主帅,自然不可能见他,所以朱雄英亲自接见了他。
  朱雄英端坐在营帐之中,眼神锐利地审视着面前这位高丽使臣。
  “使者远道而来,所为何事?”朱雄英的声音不高,看起来对于这次和谈的兴趣也不大。
  南訚躬身行礼,态度谦卑却又不失风度:“回禀吴王殿下,国王特遣下臣前来,意在表达高丽对大明之敬意,并请求与大明进行和谈,以解两国兵戎相见之困局。”
  朱雄英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和谈?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不知贵国对于和谈有何具体条件或提议?”
  南訚闻言,缓缓说道:“我国王上愿意承认大明宗主国地位,每年进贡方物,并承诺不再侵犯大明边境。同时,希望大明能撤军,并恢复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这就纯属放屁了。
  先不说大明压根就没有和谈的必要,就单说,哪怕退一万步真的要和谈,是这么谈的吗?
  不要割地的吗?不要赔款的吗?不要李成桂退位的吗?不要各种严苛条件的吗?
  要是大明被这么打发了,那跟隋炀帝征高句丽有什么区别?
  朱雄英听后,嘴角的笑意更甚,但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使者的提议倒是有意思,但本王以为,和谈不仅仅是止战这么简单。你们需对李成桂过往的行为做出明确解释,以下犯上篡国作乱是怎么回事?屠戮王室是怎么回事?此外,对于新王,哦,你们还叫‘恭让王世子’的问题,大明亦需参与其中,要看着新王在开京重新举行即位仪式的。”
  南訚心中一凛,知道这些条件远比预想的要苛刻,但他也明白,此时的高丽已无力再战,唯有通过和谈的手段方能延缓战争的到来,继而保全国家。
  于是,南訚强作镇定,继续说道:“殿下所言极是,赔偿与保证自然不在话下,至于恭让王世子,我国王上亦愿意与大明共同商讨安置事宜。”
  嗯,双方亲切友好的交流了一下,最后的结果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鸡同鸭讲。
  见对方这些问题根本退不了,朱雄英点了点头,话锋一转,漫无目的地继续闲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除此之外,本王还希望高丽能开放部分港口,允许大明商贾自由贸易,以此促进两国经济交流,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互信。”
  这就是他个人比较看重的事情了。
  不过,今天压根就没打算谈出什么来,南訚是来以和谈作为缓兵之计的,而朱雄英则是打算通过对方的底线,来窥探一下现在李成桂一方的处境,到底困难到了何种地步。
  南訚闻言,眉头微皱,这一要求无疑触及了高丽的经济命脉,要是放在平时,那是根本没得谈的,但眼下是什么局面?而且,他刚刚把朱雄英的上个话题给回避了开来,他知道此时已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将军的提议,下臣将如实禀报王上,尽力促成此事。”
  “哈哈,使者倒是费心了。”
  面对朱雄英大笑着的阴阳怪气,南訚站在朱雄英面前,心中忐忑不安.要是继续这么聊下去,连缓兵之计都做不到了。
  所以,他赶紧抛出了一些新东西。
  不过,南訚也深知双方立场观点截然不同,对于高丽来讲所谓的退步,或许这些即将提出的条件对于高傲的大明来说,也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妥协,但为了高丽的存续,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殿下,我国国王出于对两国长久和平的愿望,特提出以下和谈条件,望殿下垂听。其一,鉴于双方目前的军事实力与地理分布,我王愿意割地求和,以某条界河为界,北归高丽,南属大明,双方各自治理,互不干涉哪怕这里还不在明军占领的范围内也可以;其二,高丽希望保留国王现在的地位,但愿意为此付出重大代价,包括支付巨额赔款,以补偿大明因战争所遭受的一切损失;其三,高丽可与大明称爷孙之国,以求上国饶恕。”
  说实在的,跟之前那些完全不着调的东西相比,南訚带来的这三个条件,可以说是挺有求和的诚意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