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顾为经的大师之心(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为经轻轻的按响指尖的琴键。
  钢琴高音区的琶音,穿插於伊莲娜小姐连绵的乐曲声中,如同大风击水。那些音色清脆,细腻,柔软,温和至极。
  安娜所弹奏的钢琴曲对於曾经的顾为经来说,就只是一首“钢琴曲”。
  现在。
  当他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在耳边的乐曲里的时候,它才开始呈现出繽纷多滋的色调。
  所有乐曲都是活的。
  所有色彩都是真实的。
  音乐的演奏,从来都不应该和乐器本身的品质掛鉤,起码不强烈掛构。
  如果聆听音乐,欣赏音乐,演奏音乐,是昂贵乐器的特权,都是財富堆积,才能拥有的特权,那么音乐本身,艺术本身……难以想像,它该要变得多么的无趣呀。
  因为存世量特別稀少的原因。
  一只瓜奈利的小提琴需要300万欧元,一只瓜奈利的中提琴,上一次有记录的拍卖成交价是4500万美元。
  它们在几百年前,由瓜奈利手工生產出来的时候,仅仅都是只卖30银幣的“大眾货”。
  是那些当时买不起斯特拉迪瓦里的琴师的替代品。
  恰恰好。
  还有一件东西,在最开始出售的时候,同样也卖30银幣——
  梵谷的画。
  人们一开始订购梵谷的画,把它当成了订购那些昂贵作品的替代品。
  一个很容易得出的结论,艺术性从来不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一幅自画像之所以特殊,不是因为一张就要一亿刀,一只乐器之所以能弹奏出优美的声音,也从来都不是因为一把就要4500万美元。
  4500万。
  一亿。
  哪怕是4500亿都不重要。
  它们只是因为梵谷而变的不同,它们只是因为帕格尼尼、乔治·埃內库斯以及亨利·维厄这些在艺术史上留下名字的人而变的不同。
  因为他们的大师之心。
  因为他们的艺术之心。
  伊莲娜小姐在农场里弹了一遍又一遍的钢琴,那只所谓的“廉价”电钢琴拥有顶级音乐厅现场採样的声源,一只就要3万美元,顶的上很多普通的二手斯坦威。
  两个人一个弹的心烦意乱。
  一个听的心不在焉。
  现在,他们用一点点的小费,借来的巴黎街头的琴师“很好”的电钢琴,破破烂烂的,看上去放在二手店不超过五百刀的模样。
  连最基础的配重键盘都没有,按安娜的標准可能只能算是玩具。
  音乐却是繽纷的,可触摸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