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书画鉴定术升级(下)(2 / 5)
“因为这幅画便宜么?”顾为经说。
“可能是吧。”老板娘说道,“也可能不是,他是开着一辆保时捷来的,从头到脚那一身衣服看上去都应该不便宜,我猜他大概率收入挺高。”
“我记得他对我说,这幅画看着有趣,很……精致。”老板娘回忆。
年轻人端详着面前这幅无论如何都和精致扯不上关联的作品。
“我猜……他也是位画家?”他笃定的问。
“那可不太像。”
老板娘立刻摇头。
对方身上简直一丁点的艺术家的清澈气息都没有,实在太腻了。
“那我猜,他一定是一个直觉足够敏锐的人。”顾为经想了想后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说的很好,这确实是一幅很精致的作品。”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
任何人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外在特质。
而所谓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艺术气质”……这件事就像所有和“艺术”这个字眼沾上边的事情一样,总是处于一种不可琢磨的薛定谔状态。
外人很难通过语气、衣着、身体姿态,是穿范思哲,提香奈尔,还是在二手店里随便买的衣服裙子来归纳总结一个人到底具不具备这种特质。
只能在人和人交往的事件里慢慢的体悟。
明明就是同一句话,同样的一个论点。
之前那家伙都号称自家养的鹦鹉都懂“黑格尔”了,老板娘却根本就只当作耳旁风。
顾为经这里什么高深的话都没说出来,只是直白朴实的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女人便已经半信半疑。
一半的相信就是顾为经身上“艺术气质”起到的作用。
剩下的一半怀疑,那是因为——顾为经前后说的话明显有些自我矛盾的地方。
“精致,这幅画难道要比那幅画更精致么?”老板娘指了指价值6700欧元的“猫头鹰老头”,她把问题抛还给了顾为经:“用你自己的话来说,那幅画应该要比这幅画更有韵律感,更加像是一个首尾相连的‘人’。”
“没错。”
顾为经同意。
“可我说的那是形体上的‘美’,是外观上的精确或者粗糙,而形体、外观上的是否足够相似,从来都不是评价艺术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未必是最重要的标准。”
“笔触是围绕在画布之上的蚕丝,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类似于抽丝剥茧的过程。”
“它也是作品里所孕育而出的精神和情感,在目光的牵引之下,破茧而出的过程。”
“我小时候看画,更加关注的是笔触,是画的准不准,画的像不像。当我认真看过了一百幅画,一千幅画之后,慢慢的就体会到了那些更加吸引到我的东西。”
“不是么?”
最后这句话。 ↑返回顶部↑
“可能是吧。”老板娘说道,“也可能不是,他是开着一辆保时捷来的,从头到脚那一身衣服看上去都应该不便宜,我猜他大概率收入挺高。”
“我记得他对我说,这幅画看着有趣,很……精致。”老板娘回忆。
年轻人端详着面前这幅无论如何都和精致扯不上关联的作品。
“我猜……他也是位画家?”他笃定的问。
“那可不太像。”
老板娘立刻摇头。
对方身上简直一丁点的艺术家的清澈气息都没有,实在太腻了。
“那我猜,他一定是一个直觉足够敏锐的人。”顾为经想了想后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说的很好,这确实是一幅很精致的作品。”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论。
任何人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外在特质。
而所谓一个人到底有没有“艺术气质”……这件事就像所有和“艺术”这个字眼沾上边的事情一样,总是处于一种不可琢磨的薛定谔状态。
外人很难通过语气、衣着、身体姿态,是穿范思哲,提香奈尔,还是在二手店里随便买的衣服裙子来归纳总结一个人到底具不具备这种特质。
只能在人和人交往的事件里慢慢的体悟。
明明就是同一句话,同样的一个论点。
之前那家伙都号称自家养的鹦鹉都懂“黑格尔”了,老板娘却根本就只当作耳旁风。
顾为经这里什么高深的话都没说出来,只是直白朴实的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女人便已经半信半疑。
一半的相信就是顾为经身上“艺术气质”起到的作用。
剩下的一半怀疑,那是因为——顾为经前后说的话明显有些自我矛盾的地方。
“精致,这幅画难道要比那幅画更精致么?”老板娘指了指价值6700欧元的“猫头鹰老头”,她把问题抛还给了顾为经:“用你自己的话来说,那幅画应该要比这幅画更有韵律感,更加像是一个首尾相连的‘人’。”
“没错。”
顾为经同意。
“可我说的那是形体上的‘美’,是外观上的精确或者粗糙,而形体、外观上的是否足够相似,从来都不是评价艺术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未必是最重要的标准。”
“笔触是围绕在画布之上的蚕丝,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类似于抽丝剥茧的过程。”
“它也是作品里所孕育而出的精神和情感,在目光的牵引之下,破茧而出的过程。”
“我小时候看画,更加关注的是笔触,是画的准不准,画的像不像。当我认真看过了一百幅画,一千幅画之后,慢慢的就体会到了那些更加吸引到我的东西。”
“不是么?”
最后这句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