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扼杀在摇篮的S3(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错,就是舆论热度一向很高的‘空天飞机’。
  大部分人刚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估计立马就会联想到航天飞机,然后经过简单地了解后,立即认为这将是一种替代和接任航天飞机的高科技。
  但实际上两者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空天飞机这词听上去挺高大上的,但它的原理,其实就是‘空射火箭’,
  空射火箭不是啥新鲜词,基本上所有的战斗机发射出去的导弹都可以称为空射火箭,
  而航天空射火箭,指的则是载机发射的那枚火箭,可以离开大气层进入地球轨道。
  至于为啥不直接在地面发射火箭,非要要用飞机带着火箭飞到高空中发射?
  主要为了节省发射成本,
  以前可回收火箭的技术不成熟,热度也没有现在高,科学家们就想过很多方法来减少火箭的发射成本,其中航天空射火箭就是一种用大型载机代替,或者部分代替一级火箭的发射方案。
  这种方案可以让火箭在发射的时候,已经处于空气稀薄,阻力较小的高空,同时获得了一定的初始速度,因此可以少携带燃料,提高有效载荷比。
  但这种方案对载机的要求很高,
  首先得有比较高的载重,不然火箭的重量和荷载就上不去,所以一般都是采用运输机或者大型客机作为载机,
  其次则是载机的发动机性能要好,能飞得越高越好。
  而这两个领域的技术,华国之前其实都挺薄弱的,因此这种方案在华国基本没有得到实际运用和研究。
  同时空射火箭也被业内认为是可回收火箭的‘阉割替代’,只能作为一个过渡方案,因此国外的研发投入也不高,只有维珍轨道公司和莫哈韦航空航天探险公司在搞,而且也不是很专业。
  后来随着可回收火箭的技术逐渐成熟,热度起来后,这两家公司也已经陷入了订单减少,融资困难,项目随时破产的尴尬局面。
  说到这里,和航天空射火箭原理相同的空天飞机方案,优缺点其实就已经很明显了。
  它的优点有很多,比如不受火箭发射窗口期和场地限制,有个机场随时就可以起飞降落,同时也可以做到全复用,单次发射成本低。
  但它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那就是运载效率低下,只适合运输人员和小型设备,
  这就导致空天飞机在军事领域的价值,其实要远高于航天领域,
  这也是康驰选择航天飞机这个‘古董’技术路线的主要原因。
  其实有一说一,航天发射技术的各种方案多少都是有些相通的,比如航天飞机背着的两个固体火箭和外接大橙色罐油箱作用就相当于载机,而航天飞机的轨道飞行器则等同于空天飞机。
  因此腾云工程的相关技术,对康驰搞新新型航天飞机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当然,其实如果能搞到航天飞机的现成图纸就更好了……
  康驰忍不住问了葛局长一句:“您说有没有可能从大毛那把暴风雪号的技术图纸买过来?”
  “暴风雪号?”
  葛局长露出了有些为难的表情,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尽量帮伱想想办法。”
  ——
  说来也巧,就在康驰和葛局长结束谈话,坐飞机回东阳的时候,别尔夫什卡将军也刚好抵达了燕京,随后立即联系上了他的老朋友蔡耀斌,提出了追加战争机器人和采购新型战机的请求。
  之前蔡耀斌以白菜价‘卖了’十台,两个作战小组的战争机器人给他们使用,并要求他们只能在约定的时间投入作战,并且不得对机器人进行任何拆解,否则后果自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