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元婴后期大修士又如何?(1 / 7)
第1414章 元婴后期大修士又如何?
清虚门主峰之巔,那座被重重禁制包裹的洞府,如同亘古长存的顽石,在岁月长河中沉寂了整整三十年。
石门紧闭,灵气內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囂与窥探。自秦浩携元瑶、妍丽踏入其中,这扇门便再未开启,连同那两位绝色侍妾的身影,也一同消失在清虚门弟子的视野里。
三十年,对修仙者而言或许不算漫长,但对一个根基浅薄、风雨飘摇的门派,却是漫长的煎熬。
“张长老莫不是惧怕魏无涯大修士的雷霆之怒,已然带著两位仙子远遁他乡,避祸去了?”
此类流言如同顽强的野草,在低阶弟子间悄然滋生、蔓延。恐慌如同瘟疫,侵蚀著清虚门的根基。门內人心思动,修炼懈怠者日增,更有甚者,或是趁著执行任务之机悄然遁走,一去不返;或是寻了各种藉口长期外出游歷,唯恐魏无涯打上门时,自己成为被殃及的池鱼。清虚门上下,竟显露出几分萧瑟败落之象。
执掌门务的结丹修士玄诚子,望著日益凋零的山门,愁绪如麻。精英流失,人心涣散,清虚门数百年基业正被无形的恐惧一点点蚕食。
玄诚子无奈只能硬著头皮,来到主峰洞府之外求见。
时间在死寂中流逝,玄诚子的心一点点沉入谷底。就在他几乎绝望,以为洞府早已人去楼空之际,一道淡紫色的传音符却如灵蝶般,穿透层层禁制,轻飘飘落在他掌心。
神识探入,元瑶那清冷却带著一丝安抚意味的声音响起:“安心,老爷仍在闭关。清虚门之事,自有老爷担待,勿復多扰。”
寥寥数语,如同定海神针,勉强稳住了玄诚子几近崩溃的心神。他立刻以此符昭告全门,秦长老仍在!流言止息,躁动稍平。
然而,这终究是饮鴆止渴。恐慌並未根除,只是被强行压下,逃离的弟子並未归来,清虚门如同惊弓之鸟,元气已然大伤。
清虚门的危机,远非门內人心浮动这般简单。越国六派,自魔道入侵、故土沦丧后,仓皇逃至北凉国,寄人篱下,仰仗九国盟鼻息生存。
以掩月宗霓裳仙子为首的其他五派高层,早已是忧心忡忡,寢食难安。他们棲身的北凉国灵脉,是九国盟划拨的暂居之所。魏无涯身为九国盟盟主,权势滔天,一言可决他们生死存亡。
若因清虚门之事彻底触怒这位大修士,只需一道驱逐令,五派立时便会成为丧家之犬,流落荒野。再想寻到一处能让六派共同棲身、拥有足够灵脉支撑的安身立命之所,不仅要耗费海量资源,更要填进不知多少人命,甚至可能引发与其他势力的血腥爭夺。
霓裳仙子数次召集五派元婴修士密议,黄枫谷的令狐老祖、化刀坞、天闕堡等派主事者皆眉头紧锁,面色凝重。他们既对魏无涯的恐怖威势深感恐惧,又对秦浩当年三招击败古剑门元婴修士“火龙童子”的彪悍战绩心存忌惮。
几番权衡利弊,五派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抱团自保,孤立清虚门!他们默契地减少了与清虚门的一切公开往来,门人弟子间的交流近乎断绝,在九国盟的各项事务、资源分配上,更是有意无意地將清虚门排挤在外。
玄诚子多次试图求见霓裳仙子与令狐老祖,寻求一丝同盟情谊或支持,得到的只有客套的推諉、疏离的眼神以及隱含警告的暗示。清虚门,如同怒海中的孤舟,被昔日的盟友彻底拋弃,在惊涛骇浪中独自挣扎。
整整三十年光阴荏苒。无论是清虚门內惶惶不可终日的弟子,还是冷眼旁观甚至暗中庆幸的其他五派修士,乃至北凉国乃至周边国家的修仙势力,都在屏息等待著那必然到来的雷霆一击。
然而,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整整三十年,魏无涯竟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没有愤怒的宣告,没有试探性的施压,更没有裹挟著毁天灭地威势打上清虚门山门。
这种诡异的、长久的平静,超出了所有人的理解,反而让恐慌在发酵中滋生出更多荒诞离奇的传言。
坊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魏无涯正在化意门秘地闭关,修炼一门得自上古遗蹟的惊天毒功。此功威力绝伦,足以横扫同阶,但修炼过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会毒火焚身,形神俱灭,故而魏盟主根本无暇他顾。
另有隱秘渠道传出更令人心悸的消息,称魏无涯为了寻找某种传说中的十绝毒主材,深入外海绝域,遭遇空间风暴,已然意外陨落。
甚至还有传言,说魏盟主心胸宽广如海,认为小辈间的意气之爭如同儿戏,不值一提,早已將此事揭过,不予追究。
这些传言在低阶修士中口耳相传,沸沸扬扬,真假难辨。
但真正的高阶修士,尤其是元婴期存在,对此大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元婴后期大修士,那是站在天南修仙界金字塔最顶端的存在,神通广大,法力通天,保命手段层出不穷,岂会轻易陨落於外海?
至於心胸宽广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修仙界弱肉强食,顏面之爭往往关乎道心稳固、宗门威信,魏无涯何等身份,其嫡系后辈被当眾折辱,岂能善罢甘休?
他的沉默,必有其更深层、不为人知的缘由,或许是修炼到了紧要关头,或许是在酝酿更周密、更致命的计划。
但无论如何,这长达三十年的、令人窒息的平静,確实让紧绷到极致的清虚门上下,不自觉地、小心翼翼地鬆了一口气。 ↑返回顶部↑
清虚门主峰之巔,那座被重重禁制包裹的洞府,如同亘古长存的顽石,在岁月长河中沉寂了整整三十年。
石门紧闭,灵气內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囂与窥探。自秦浩携元瑶、妍丽踏入其中,这扇门便再未开启,连同那两位绝色侍妾的身影,也一同消失在清虚门弟子的视野里。
三十年,对修仙者而言或许不算漫长,但对一个根基浅薄、风雨飘摇的门派,却是漫长的煎熬。
“张长老莫不是惧怕魏无涯大修士的雷霆之怒,已然带著两位仙子远遁他乡,避祸去了?”
此类流言如同顽强的野草,在低阶弟子间悄然滋生、蔓延。恐慌如同瘟疫,侵蚀著清虚门的根基。门內人心思动,修炼懈怠者日增,更有甚者,或是趁著执行任务之机悄然遁走,一去不返;或是寻了各种藉口长期外出游歷,唯恐魏无涯打上门时,自己成为被殃及的池鱼。清虚门上下,竟显露出几分萧瑟败落之象。
执掌门务的结丹修士玄诚子,望著日益凋零的山门,愁绪如麻。精英流失,人心涣散,清虚门数百年基业正被无形的恐惧一点点蚕食。
玄诚子无奈只能硬著头皮,来到主峰洞府之外求见。
时间在死寂中流逝,玄诚子的心一点点沉入谷底。就在他几乎绝望,以为洞府早已人去楼空之际,一道淡紫色的传音符却如灵蝶般,穿透层层禁制,轻飘飘落在他掌心。
神识探入,元瑶那清冷却带著一丝安抚意味的声音响起:“安心,老爷仍在闭关。清虚门之事,自有老爷担待,勿復多扰。”
寥寥数语,如同定海神针,勉强稳住了玄诚子几近崩溃的心神。他立刻以此符昭告全门,秦长老仍在!流言止息,躁动稍平。
然而,这终究是饮鴆止渴。恐慌並未根除,只是被强行压下,逃离的弟子並未归来,清虚门如同惊弓之鸟,元气已然大伤。
清虚门的危机,远非门內人心浮动这般简单。越国六派,自魔道入侵、故土沦丧后,仓皇逃至北凉国,寄人篱下,仰仗九国盟鼻息生存。
以掩月宗霓裳仙子为首的其他五派高层,早已是忧心忡忡,寢食难安。他们棲身的北凉国灵脉,是九国盟划拨的暂居之所。魏无涯身为九国盟盟主,权势滔天,一言可决他们生死存亡。
若因清虚门之事彻底触怒这位大修士,只需一道驱逐令,五派立时便会成为丧家之犬,流落荒野。再想寻到一处能让六派共同棲身、拥有足够灵脉支撑的安身立命之所,不仅要耗费海量资源,更要填进不知多少人命,甚至可能引发与其他势力的血腥爭夺。
霓裳仙子数次召集五派元婴修士密议,黄枫谷的令狐老祖、化刀坞、天闕堡等派主事者皆眉头紧锁,面色凝重。他们既对魏无涯的恐怖威势深感恐惧,又对秦浩当年三招击败古剑门元婴修士“火龙童子”的彪悍战绩心存忌惮。
几番权衡利弊,五派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抱团自保,孤立清虚门!他们默契地减少了与清虚门的一切公开往来,门人弟子间的交流近乎断绝,在九国盟的各项事务、资源分配上,更是有意无意地將清虚门排挤在外。
玄诚子多次试图求见霓裳仙子与令狐老祖,寻求一丝同盟情谊或支持,得到的只有客套的推諉、疏离的眼神以及隱含警告的暗示。清虚门,如同怒海中的孤舟,被昔日的盟友彻底拋弃,在惊涛骇浪中独自挣扎。
整整三十年光阴荏苒。无论是清虚门內惶惶不可终日的弟子,还是冷眼旁观甚至暗中庆幸的其他五派修士,乃至北凉国乃至周边国家的修仙势力,都在屏息等待著那必然到来的雷霆一击。
然而,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整整三十年,魏无涯竟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没有愤怒的宣告,没有试探性的施压,更没有裹挟著毁天灭地威势打上清虚门山门。
这种诡异的、长久的平静,超出了所有人的理解,反而让恐慌在发酵中滋生出更多荒诞离奇的传言。
坊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魏无涯正在化意门秘地闭关,修炼一门得自上古遗蹟的惊天毒功。此功威力绝伦,足以横扫同阶,但修炼过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会毒火焚身,形神俱灭,故而魏盟主根本无暇他顾。
另有隱秘渠道传出更令人心悸的消息,称魏无涯为了寻找某种传说中的十绝毒主材,深入外海绝域,遭遇空间风暴,已然意外陨落。
甚至还有传言,说魏盟主心胸宽广如海,认为小辈间的意气之爭如同儿戏,不值一提,早已將此事揭过,不予追究。
这些传言在低阶修士中口耳相传,沸沸扬扬,真假难辨。
但真正的高阶修士,尤其是元婴期存在,对此大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元婴后期大修士,那是站在天南修仙界金字塔最顶端的存在,神通广大,法力通天,保命手段层出不穷,岂会轻易陨落於外海?
至於心胸宽广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修仙界弱肉强食,顏面之爭往往关乎道心稳固、宗门威信,魏无涯何等身份,其嫡系后辈被当眾折辱,岂能善罢甘休?
他的沉默,必有其更深层、不为人知的缘由,或许是修炼到了紧要关头,或许是在酝酿更周密、更致命的计划。
但无论如何,这长达三十年的、令人窒息的平静,確实让紧绷到极致的清虚门上下,不自觉地、小心翼翼地鬆了一口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