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新车预热(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032章 新车预热
  ps:八月份第一天,求个保底月票,月初的保底月票对流量比较重要。
  除了重新与宝马签下电池大单之外,此次檀锦程还想跟宝马能够尽可能的达成一些技术合作。
  十几年的时间里,尉来一直在进行着技术积累,除了专业于自身研发之外,但凡能达成的合作机会,尉来都不愿意放过,尤其是与顶级厂商之间的。
  像是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尉来就曾经尝试过与byd合作,虽然双方最终没有走同样的技术路线,合作也没有什么结果,但合作过程当中还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技术合作这玩意儿,不同于其他的合作,不一定要搞出个什么东西出来,哪怕是失败了也能汲取不少的教训,为后面的技术研发提供宝贵的经验。
  bba虽然电动化进程缓慢,但不代表他们的技术差,想当年锦新时代的电池标准还是通过宝马实现质的飞跃。
  拿华晨宝马来说,这家几乎是躺赢的国内车企,通过合作获得宝马n20,ce16等发动机技术授权,实现自主品牌发动机性能提升30%。
  在张家港,檀锦程逗留了三天时间,主要还是关注一下尉驰动力这边工厂的建设以及生产问题。
  “目前我们的年产能可能稳定在4.8万辆,如果宝马想要提前实现满产能的话,那今年还得上不少的钱。”
  傅姚这边已经回到宝马在国内的总部办事处,负责接待檀锦程的人换成了秦致,随着李响出任ceo,这位与李响曾经一起共事的老伙伴,在尉来内部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虽然被派驻到尉驰动力这边工作,但秦致几人的关系还是在尉来集团,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可以随时回到尉来工作。
  “他们想提前满产那就投呗,趁着这机会咱们也可以多薅点儿羊毛。”
  自从立以来尉驰动力在公司品牌层面就没有太多的宣传,在国内算是一家小规模的汽车公司,这一点从营收上也能看出来,2021年度财报,尉驰动力的营收堪堪过20亿元。
  一家年营收20亿元的公司,配的管理团队却堪称豪华,多多少少有些大材小用了,秦致等人工作也算不上很忙,平常也会参与一些尉来汽车的决策。
  目前尉驰动力的业务包括汽车研发,生产,销售,零部件业务,售后服务等等,其中也包括内燃机汽车,4.8万辆的产能不可能这么浪费了,新能源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也会生产以及销售内燃机汽车的。
  尉驰动力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联合开发新一代的纯电平台,这一平台同时支持mini电动车与尉来自有品牌车型的生产,例如说目前在售的mini cooper纯电版采用了spotlight ev纯电专用平台,底盘设计和三电系统布局都融入了宝马与尉来在电动化领域的工程经验。
  spotlight ev纯电平台不仅优化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和操控性能,还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未来升级方向,与宝马i系列车型的技术路线保持一致。
  宝马的第五代电驱系统也能够通过合资公司间接应用于尉来车型,提升动力输出效率和续航表现。
  “哈哈,这点倒是,现在宝马的热情很高,但是不知道他们这种热情什么时候会消散,碰到这样的机会不多。”
  秦致哈哈一笑,通过尉驰动力获得的宝马技术,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技术移植,涵盖底层架构到制造工艺,从供应链到品牌运营等等系统性,尉来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例如说星河p1的dht混合动力技术,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宝马的p2混动架构,在综合油耗方面下降不少,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些方面尉来把宝马当成老师了,通过参与研发与运营,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
  “确实啊,这种机会确实不多。”
  大型集团公司会经常性的调整某项策略,这是正常的业务调整,但是对于合资公司的策略调整,就相对要谨慎很多,合资公司虽是独立运营,但管理以及研发人员都来自于双方公司,对于技术肯定是有所保留的。
  这是合作中的常态,除非合资公司真的蕴涵巨大的利益,且在利益分配上双方能够达成共识,才能促成合资项目的再次大力投入。
  mini的销量成为撬动宝马电动化加速的一个支点,而尉来也可以利用宝马这个需求来获得自己在动力电池方面想要的份额,双方在战略上都达到了再次升级合作的需求。
  这种机会是比较难得的,尉驰动力的尉来管理层有义务把握这个机会。
  说到销量方面,其实不仅仅是去年那8000辆的纯电车型销量改变了宝马的想法,主要还是今年一月份mini的销量同样也不错。
  一月份是过年之前的小旺季,传统市场上,一月份的销量能够占据全年销量的7%左右,一月份的销量往往能够看出这家企业全年销量预期的完成度情况。
  mini国内一月份的销量为3150辆,其中纯电车型销量为900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上升,而mini的整体销量也带动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