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为大唐的事业添砖加瓦(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得知此人抓住了突厥大人物后,验明正身正是西突厥的叶护阿史那贺鲁,李道宗高兴极了,让人赏赐了这名猎户许多钱财,并且还给他记下了一笔功劳,等到论功行赏之后,再由朝廷决定他的赏赐。
  那猎户刚开始还有些迟疑,但是在听说给他许诺的人是江夏郡王之后,便很干脆地让他们把阿史那贺鲁带走了。
  开玩笑,若是别人的话,猎户倒是担心会觅下他的功劳——但是郡王不会。
  五日之后,李世绩也统计出了这一次的战利品。
  总共抓了十一万的俘虏,包括西突厥的骑兵,还有薛延陀的人口。
  抓不住的溃兵肯定是有,但不是很多。
  这一波倒是真的发财,唐军本部抓了三万余人,剩下的可都是其他部落抓获的。
  李世绩心想这一次皇太孙应该破财了,不过他也没担心,皇太孙殿下多有钱他可是知道的。
  就不说别人,他小儿子李思文总跟着李象混,也混了不少分红。
  对于李思文,李象倒是没什么歧视。
  毕竟投靠武媚也是未来才发生的事情,再说李象也有那个让李思文死心塌地的自信。
  他倒也理解李思文,毕竟……李治当时的两个儿子也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一个李显,一个李旦,李显能说出“我以天下给韦玄贞无不可”这样的混账话,而李旦……李旦明哲保身倒是不错,但不适合对抗武则天。
  将俘虏收拢好,并且统计好各部族所抓获的俘虏数目,李世绩便带着大军和战利品,浩浩荡荡向幽州而去。
  与此同时,李世绩也没忘了报捷的信,他派出两拨人,一拨人前往幽州,另一拨人前往长安,分别向李象和李世民报捷。
  报捷两份的原因自然也很简单,毕竟李象也是君,是皇太孙,而且还是河北道兼河南道大行台,当然是要给他报捷,而后也好让他将侧重点放在安东大都护府上。
  四日之后,也就是八月二十七日,李象收到了来自北方的报捷文书。
  “好啊,好!”李象欣喜地拍拍桌子:“英国公这一次,可谓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八万人破十五万,斩获一万余级,俘虏十一万人,这可真是大功一件啊!”
  “殿下,您高兴得似乎有些早了。”许敬宗接过信件扫了一眼,试图让李象回神:“我军的俘虏数一共是三万人,剩下的可全是草原人所俘虏,这钱……您可是要出的。”
  “出!”李象大手一挥:“不就是钱吗,孤还差这点钱?不独草原人,我大唐军队此次所获三万人,孤也要按照购买俘虏的价格赏赐他们!”
  “这……殿下倒是不用这么破费吧?”许敬宗抬头说道:“我军赏罚自有法度,不宜额外再行赏赐。”
  “是啊殿下,这件事还请您三思而行。”众人纷纷说道。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李象也回过味儿来了。
  军队之中自有法度,谁生擒了俘虏,谁斩获了徽记,军功爵制度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确不适合再额外赏赐。
  “你们说的对,孤有些激动了。”李象微笑着点点头,又说道:“那就准备好庆功宴,等到英国公等人班师后,为他们接风洗尘!”
  “是,殿下!”众人纷纷应道。
  李象犹自有些激动,这可是十一万人啊!
  十一万人,什么概念?
  广神都能拿着当耗材造十分之一的洛阳了!
  当然人肯定是不能这么祸祸的,李象对于这些俘虏,心中已经是有了安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