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有考虑过强硬地萧规曹随吗?(3 / 4)
“我和你说这些,不是为了听你拍马屁。”李承乾瞪了他一眼,而后又‘话又说回来’,喜孜孜地说道:“虽然你说的也对。”
“那是当然。”李象的表情分明就是‘阿耶最棒了’。
李承乾清清嗓子,而后说道:“十五大朝会朕接见各邦首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象关切地问道。
“你有没有觉得,将各邦首领统统册封为国公,会不会觉得有点像……”李承乾伸手敲敲案几,找了半天形容词。
“像登州发卖咸鱼?”李象贴心地给出了形容词。
李承乾颔首:“嗯,就是这样……朕特地数了数,一共四十七位国公,十一位郡王,还都是世袭的爵位。”
“所以呢,阿耶您是什么意思?”李象问道。
“再加上那七十多位郡公,这样看起来不会觉得爵位很……不值钱吗?”李承乾皱眉说道:“不说别人,就拿尉迟敬德举例,他可是跟随上皇久经战阵,用命拼杀出来的国公爵位……”
“容我打断一下,阿耶。”李象忽然说道:“对于鄂国公的这个国公爵位,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面的那些久经战阵,都比不上巢剌王用弓弦把阿翁勒到翻白眼时那如天降一般的救驾之功。”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
这孩子,怎么形容呢?
什么叫“勒到翻白眼”?
但考虑到自己也不是当事人,翻白眼的也不是他本人,所以李承乾自动略过了这句话。
“这也是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的拼搏。”李承乾强调了一句,而后说道:“而今只要番邦部族首领带领本部归顺,就可以根据人口获封世袭爵位,这样一来,难道不会让那些为了大唐辛苦拼搏的功臣们心寒吗?”
“这并不会,阿耶。”李象双手交叉放在案几上:“只是一个世袭爵位而已,他们的食邑就是本部的部族人口,并不需要由大唐来负担,大唐付出的也只是给他们一个名号而已。”
李承乾微微颔首,李象的意思他明白了。
无非就是空手套白狼,番邦前来归顺,其本部都是和原来一样,无非就是多出来一个空头名号,还有几个大唐派遣过来指导的官僚。
“既如此,那朕明白了。”李承乾又说道:“那便依旧按照这个方针实施,另外朕忽然想起来,先前你在商队中搞的那个宣讲士子,朕认为这个政策不错,可以在派遣官吏到归顺部族的时候,再加派一些寒门士子过去,象儿你意下如何?”
哎哟,阿耶可以啊。
这贞观十六年定下来的不成文政策,没想到阿耶竟然还记得,甚至还在“宏伟蓝图”当中给发扬光大了。
是的,李象也听说了李承乾的“宏伟蓝图”。
不过刚才李承乾说的那件事情,李象之前还真给忘记了,既然已经形成加派官吏的规矩,那为何不再加上一些士子呢?
就让他们过去,教各个部族中的孩子们讲汉话,习汉礼,写汉字……
将来那都是铁杆的大唐忠臣。
李象意外地看了李承乾一眼,笑着说道:“圣明无过阿耶。”
“马屁精。”李承乾乐呵呵地伸手冲着李象摇摇手指。
李象笑了笑,又问道:“对了,阿耶方才您在说,您在思考?”
听到李象的话语,李承乾愣了一下。
而后他回想起来在想什么,便笑着和李象说道:“对,我想起来了,方才我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把贞观之治的成功延续下去,继而让大唐走向另一个巅峰?” ↑返回顶部↑
“那是当然。”李象的表情分明就是‘阿耶最棒了’。
李承乾清清嗓子,而后说道:“十五大朝会朕接见各邦首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象关切地问道。
“你有没有觉得,将各邦首领统统册封为国公,会不会觉得有点像……”李承乾伸手敲敲案几,找了半天形容词。
“像登州发卖咸鱼?”李象贴心地给出了形容词。
李承乾颔首:“嗯,就是这样……朕特地数了数,一共四十七位国公,十一位郡王,还都是世袭的爵位。”
“所以呢,阿耶您是什么意思?”李象问道。
“再加上那七十多位郡公,这样看起来不会觉得爵位很……不值钱吗?”李承乾皱眉说道:“不说别人,就拿尉迟敬德举例,他可是跟随上皇久经战阵,用命拼杀出来的国公爵位……”
“容我打断一下,阿耶。”李象忽然说道:“对于鄂国公的这个国公爵位,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面的那些久经战阵,都比不上巢剌王用弓弦把阿翁勒到翻白眼时那如天降一般的救驾之功。”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
这孩子,怎么形容呢?
什么叫“勒到翻白眼”?
但考虑到自己也不是当事人,翻白眼的也不是他本人,所以李承乾自动略过了这句话。
“这也是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的拼搏。”李承乾强调了一句,而后说道:“而今只要番邦部族首领带领本部归顺,就可以根据人口获封世袭爵位,这样一来,难道不会让那些为了大唐辛苦拼搏的功臣们心寒吗?”
“这并不会,阿耶。”李象双手交叉放在案几上:“只是一个世袭爵位而已,他们的食邑就是本部的部族人口,并不需要由大唐来负担,大唐付出的也只是给他们一个名号而已。”
李承乾微微颔首,李象的意思他明白了。
无非就是空手套白狼,番邦前来归顺,其本部都是和原来一样,无非就是多出来一个空头名号,还有几个大唐派遣过来指导的官僚。
“既如此,那朕明白了。”李承乾又说道:“那便依旧按照这个方针实施,另外朕忽然想起来,先前你在商队中搞的那个宣讲士子,朕认为这个政策不错,可以在派遣官吏到归顺部族的时候,再加派一些寒门士子过去,象儿你意下如何?”
哎哟,阿耶可以啊。
这贞观十六年定下来的不成文政策,没想到阿耶竟然还记得,甚至还在“宏伟蓝图”当中给发扬光大了。
是的,李象也听说了李承乾的“宏伟蓝图”。
不过刚才李承乾说的那件事情,李象之前还真给忘记了,既然已经形成加派官吏的规矩,那为何不再加上一些士子呢?
就让他们过去,教各个部族中的孩子们讲汉话,习汉礼,写汉字……
将来那都是铁杆的大唐忠臣。
李象意外地看了李承乾一眼,笑着说道:“圣明无过阿耶。”
“马屁精。”李承乾乐呵呵地伸手冲着李象摇摇手指。
李象笑了笑,又问道:“对了,阿耶方才您在说,您在思考?”
听到李象的话语,李承乾愣了一下。
而后他回想起来在想什么,便笑着和李象说道:“对,我想起来了,方才我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把贞观之治的成功延续下去,继而让大唐走向另一个巅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