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李承乾的庙号(3 / 4)
你啊,真是朕的亲弟弟啊!
到什么时候,都得指着自家人才是。
“说躺赢就躺赢呗。”李泰在边上酸溜溜地说道:“前面有阿耶这么一个纵观历史都难找到的明君,后面还有象儿这么一个不比阿耶差多少的儿子,就算是头猪夹在中间,也未必能比大兄做得差。”
按照平时,李承乾必然会因为李泰的这句话火冒三丈。
但他现在已经想通了,承认自己没什么大能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你看,我虽然不行,但我有一个好爹,有一个好儿子,你不服你咬我啊?
“看看,这个青雀就是逊啦。”李承乾指着李泰,露出笑哭的神情:“我看你就是嫉妒了,嫉妒朕有一个好儿子。”
“我儿子也不差。”李泰抱着胳膊说道。
“欣儿的确也不差,朕看比你这个爹强。”李承乾哼哼着说道。
由于李泰减肥挺成功,在努力之下又有了一个孩子,名字叫李路,还是正妃阎婉所出的。
李欣地位的确是有点儿尴尬,但李象也和李泰讲了这件事,王位放心传给李路,至于李欣,自有他这个当兄长的照拂。
所以在李象的鼓捣之下,李欣也对出去开疆拓土,做一个诸侯王这件事产生了兴趣。
李象暂时给他定下的地点是两个,一个是在南方的中南半岛上建国,另一个选择则是去天竺。
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的指引下,安西都护府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对天竺动手了。
不过现在正在对吐蕃作战,另一边的李恪也在抵御大食的入侵,所以安西都护府暂时没有腾出手去收拾天竺。
但也快了,如今吐蕃方面,李钦陵已经向逻些城势如破竹;而大食这一边,李恪和他们交锋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说是大食侵略如火,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在他们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但真和他们交了手可就不一样了。
李恪本来被东罗马和波斯的情报整得有点担心,可真的和大食打起来之后,发现实力也就是那样,就算比薛延陀强,倒也有限。
于是他就想起在长安的时候,李象给李无双讲的那个叫做“小马过河”的童话。
李恪觉得大食就是那条河,他是小马,而东罗马也就是只小猫,至于被淹死的波斯,那肯定就是小松鼠没跑了。
后来经过在波斯当地摸爬滚打后,他倒是明白了,弄了半天是波斯腐朽不堪,军队战斗力江河日下导致的。
而他在波斯当地招募的士兵,吃饱了饭,分足了田地,战斗热情嗷嗷的,几乎是只要进军的号声一响,这群波斯当地的府兵就嗷嗷叫地往上冲。
是的,李恪在当地采取的是府兵制,并且与波斯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下结合。
就这样,李恪在当地拉起来一支十五万人的府兵军队,即便他按照大唐的待遇来对待波斯人,然而他占领的波斯田地还没分出去三分之一。
可想而知,波斯贵族的生活到底是有多腐朽。
波斯人自然也是十分拥护李恪,在他们看来,大唐军队才是他们唯一的保护神。
李恪又趁着这个机会,在波斯的几处大城市当中兴办起书院,并且还在各地安排士子们去宣讲汉文化。
不仅要把土地纳入囊中,更要把当地的文化习俗彻底改变成大唐的。
倒也不是没有人搞事,老百姓们倒是还好,谁给他们好处就跟着谁混;但是那些个贵族不一样,他们的既得利益被瓜分,当然不甘于现状,组织起了一支五万人的队伍,在波斯境内发起了叛乱。
不过这叛乱很快就被扑灭了,他们在当地又没什么群众基础。 ↑返回顶部↑
到什么时候,都得指着自家人才是。
“说躺赢就躺赢呗。”李泰在边上酸溜溜地说道:“前面有阿耶这么一个纵观历史都难找到的明君,后面还有象儿这么一个不比阿耶差多少的儿子,就算是头猪夹在中间,也未必能比大兄做得差。”
按照平时,李承乾必然会因为李泰的这句话火冒三丈。
但他现在已经想通了,承认自己没什么大能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你看,我虽然不行,但我有一个好爹,有一个好儿子,你不服你咬我啊?
“看看,这个青雀就是逊啦。”李承乾指着李泰,露出笑哭的神情:“我看你就是嫉妒了,嫉妒朕有一个好儿子。”
“我儿子也不差。”李泰抱着胳膊说道。
“欣儿的确也不差,朕看比你这个爹强。”李承乾哼哼着说道。
由于李泰减肥挺成功,在努力之下又有了一个孩子,名字叫李路,还是正妃阎婉所出的。
李欣地位的确是有点儿尴尬,但李象也和李泰讲了这件事,王位放心传给李路,至于李欣,自有他这个当兄长的照拂。
所以在李象的鼓捣之下,李欣也对出去开疆拓土,做一个诸侯王这件事产生了兴趣。
李象暂时给他定下的地点是两个,一个是在南方的中南半岛上建国,另一个选择则是去天竺。
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的指引下,安西都护府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对天竺动手了。
不过现在正在对吐蕃作战,另一边的李恪也在抵御大食的入侵,所以安西都护府暂时没有腾出手去收拾天竺。
但也快了,如今吐蕃方面,李钦陵已经向逻些城势如破竹;而大食这一边,李恪和他们交锋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说是大食侵略如火,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在他们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但真和他们交了手可就不一样了。
李恪本来被东罗马和波斯的情报整得有点担心,可真的和大食打起来之后,发现实力也就是那样,就算比薛延陀强,倒也有限。
于是他就想起在长安的时候,李象给李无双讲的那个叫做“小马过河”的童话。
李恪觉得大食就是那条河,他是小马,而东罗马也就是只小猫,至于被淹死的波斯,那肯定就是小松鼠没跑了。
后来经过在波斯当地摸爬滚打后,他倒是明白了,弄了半天是波斯腐朽不堪,军队战斗力江河日下导致的。
而他在波斯当地招募的士兵,吃饱了饭,分足了田地,战斗热情嗷嗷的,几乎是只要进军的号声一响,这群波斯当地的府兵就嗷嗷叫地往上冲。
是的,李恪在当地采取的是府兵制,并且与波斯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下结合。
就这样,李恪在当地拉起来一支十五万人的府兵军队,即便他按照大唐的待遇来对待波斯人,然而他占领的波斯田地还没分出去三分之一。
可想而知,波斯贵族的生活到底是有多腐朽。
波斯人自然也是十分拥护李恪,在他们看来,大唐军队才是他们唯一的保护神。
李恪又趁着这个机会,在波斯的几处大城市当中兴办起书院,并且还在各地安排士子们去宣讲汉文化。
不仅要把土地纳入囊中,更要把当地的文化习俗彻底改变成大唐的。
倒也不是没有人搞事,老百姓们倒是还好,谁给他们好处就跟着谁混;但是那些个贵族不一样,他们的既得利益被瓜分,当然不甘于现状,组织起了一支五万人的队伍,在波斯境内发起了叛乱。
不过这叛乱很快就被扑灭了,他们在当地又没什么群众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