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至人,圣人,神人,三道合一(3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这位道友似乎看透了季惊秋的心思,提前“退场”,将此间让给了他,就像承认了他的“胜利”。
  季惊秋似自言自语,又似在询问无形中的某人:
  “道友觉得,对于世间万灵而言,真正的自由是为何物?”
  凡灵认为修行者更为自由,底层修行者向往更高境界的前辈,而大道之上,永远有更高者。
  由此可见,尘世间不同层次的生灵,眼中的自由都不太一样。
  但在之下,一定有一条“底线”,是所有自由的基础,也是天地万灵所获得的第一份自由。
  而在赫师眼中,这条底线是“活着”。
  赫师认为芸芸众生自始至终都只关心一件事——
  今天能活下去吗?
  明天能活下去吗?
  后天能活下去吗?
  这天地间,有没有人为他们指出一条活路?
  而在某种意义上,作为赫师七人前世的幽主,大概也是如此认为的,所以才会在最后致力于为世间开创轮回之道,好让天下有灵众生,除了今生外,皆有来世。
  那么自己眼中的自在又是何物?
  他又该如何回应此界芸芸众生的祈愿?
  所谓的有感必应,有求必回,难道是无休止的帮扶?
  季惊秋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然后得到了答案。
  赫师他们所求的,是名为“活着”的底线,无论是生还是死,只要依旧存在于世,这便是万灵所获得的第一份“自由”。
  可活着,真的自由吗?
  佛家说娑婆世界,是为“堪忍”,既指众生需忍受烦恼苦难的五浊世间。
  我们所有人所在的世道,其实有着诸般不足,所以万灵才会面临八苦,所以世如火宅,幽海才会跌落为苦海。
  但对于这天地间绝大多数的生灵而言,其实并不是吃不得苦,吃苦不怕,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吃苦,又是否是白白吃苦?
  用最朴素的话语来说,人生要有奔头,每一份吃苦,若都能使自己的人生朝上,苦依旧是苦,却不再只是苦,而是阶梯,通往更高处的阶梯。
  世间万灵皆有所求,皆能看到前方之路,并为之前进,人心世道,焉能跌落?
  这便是季惊秋心中,排列在活着之后的“大自在”。
  前世今生来世,都能活的无疑问,最终指向无所执的终极目标——佛。
  而在之中,所谓的神佛,扮演的角色将是冷漠的,也是热情的,祂不会轻易给予众生安平的许诺,只是静静陪伴着万灵,注视着万灵走过人生的不平处,在万灵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神启,告诉万灵希望就在前方,只要走下去。
  而在万灵做好独自登临向更高处的准备前,神佛会替世人担起苦海之重。
  这一刻,季惊秋此生走来的所有道路,万般感悟,皆化作了此中意。
  他就地而坐,掌心托举一盏青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