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番外二 瑞典诺贝尔文学院的烦恼(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场许多评委都面露古怪之色。
  历史上的大多数杰出文学家几乎都是早逝的,有些较为长寿,可却从来没有人有包国维这么长寿。
  八十九岁的年纪,加上早年间在欧洲的讲学,使得包国维的资历和辈分,天然就高过在场的任何一个人。
  这该怎么评?
  另外一名稍微年迈点的评委也感慨说道:“上次见到包先生去伦敦讲学,精神的样子,看起来比我四十岁的孩子还要年轻,想必我这辈子是看不到包的悼念会了。”
  “不关资历和从前的成绩,这部《赤色年代》绝对不能够得奖!”
  “沃尔科特值得这一次的奖项,他太需要了。”
  “不!抛开包先生,必然让我们受到外界的怀疑!”
  一时间,在外界看起来极其高雅的瑞典文学院,竟然变成了菜市场,而一群头发白的老头,固执己见,争论不休,甚至有要大打出手的迹象。
  同样坐在首座的谢尔·埃斯普马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他是瑞典著名的文学史家,同样也是学院院士,与马悦然一同主持今年的评选。
  他有些无奈,因为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埃斯普马克用中气十足的声音,打断了在场众人的争吵。
  “先生们,安静一些,我想,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问题,包会不会来领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此话一出。
  “.”
  场内再次沉默了。
  评委们不由得想起了,自包国维横空出世之后,这五十多年来的诺贝尔奖评选历史。实际上,包国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次数不止两次,而是整整四次。
  之所以是两次,那是因为另外两次,包国维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拒绝了。
  其中一个,那就是国际上对于华夏人不公正的待遇和歧视。
  这是一个极其具有性格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在文坛和学术界有着超然地位的主儿。
  他想要干什么,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这”
  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尴尬往事,场内的许多评委竟然唉声叹气起来。
  他们在这里讨论将奖项颁给谁,可人家却完全不在意这一点,实在是有些讽刺。
  此刻,一直没发声的一名年轻些的评委,突然举起手。
  “那个.先生们.我有个建议,不知道能否提出。”
  因为资历的原因,他一直不敢发言,此刻才终于下定决心。
  马悦然叹了一口气,他已然尽力了,点头说道。
  “先生,请畅所欲言。”
  年轻评委得到了允许,也大胆起来,他分析说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