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875打死都不说!(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这种说法靠不住,如果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也是因为是洋人武力出群。
  八旗根本打不过洋人,洋人也懒得朝那帮鼠尾辫低三下四,为了脸面,鼠尾辫找个理由自圆其说罢了。
  不过洋人做不到“古蹲”是真的,因为他们无法在踞坐的姿势下保持身体平衡,所以国內但凡接待外国友人的地方都得有坐便器,否则他们无法完成大便。
  解放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若是这时候再有人给別人下跪,那先烈们的血就白流了!
  面对谷漫苍行的大礼,唐植桐躲得及时,硬是把他给拉了起来。
  若是周围围著人,这个局就不太好解了,恐怕只剩下唐植桐跪回去,这一条路了。
  “漫苍,男儿膝下有黄金,只可跪天跪地跪父母,你不能再有下一回了。”唐植桐將谷漫苍扶好,弯腰给他拂掉膝盖下的浮土,郑重的说道。
  “唐老师,我就是……我就是……实在没有別的方法感谢你了。”谷漫苍泪水涟涟,他也知道下跪不好,可大恩大德摆在这里,自己真的无以为报。
  “我要是真图报答、感谢,就不会帮你,早回头找那些有东西回报我的了。行了,把泪擦擦,回头买张票,等放假就回去一趟。”唐植桐拍拍谷漫苍的肩膀,一副知心大哥的形象。
  眼下四九城不仅很难换到全国粮票,就连客运口也加强了管控。
  旅客为了旅途中果腹,带一些能直接食用的乾粮,这是允许的,但严禁携带原粮、麵粉、大米、玉米面等未经加工的食材上车。
  邮政口也出了相应的规定,將粮食列为重点管控名单,要求各邮政局在收寄邮包时务必查验。
  据唐植桐了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是那么的严格。
  如果邮寄人说自家母亲得了重病,里面的点心是寄给老人补身体的。
  面对这种孝心,工作人员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了邮费,盖上戳就寄走了。
  但也有一个前提,不能太过扎眼,两三斤还凑合,再多就不行了。
  唐植桐知道谷漫苍老家的情况,打算帮他多搞一些玉米,因为量大,所以不方便直接从押运列车直接寄走了,省的单位的人以为自己能轻而易举的搞到粮食。
  如果通过呼家楼邮政局,倒是能少量多次,但包裹到了谷漫苍老家,很难不被有心人发现或者截留。
  最稳妥的方式,还是谷漫苍自己背回去。
  “嗯嗯。我听同学说上火车不让带粮食了,这个怎么办?”谷漫苍一边擦泪一边点头,眼瞅著就放假了,不少外地的学生都盘算著节衣缩食,把自己的定量买成乾粮带回去,所以对坐火车的规定打听的都很清楚。
  “这个你不用操心,我帮你想办法把粮食送上车,这事你谁都別告诉,嘴严一点。”唐植桐既然想帮谷漫苍,就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
  对別人来说可能有难度,毕竟上火车之前,工作人员都会逐一检查旅客的行李,但对唐植桐来说不是难题。
  到时候肯定不能让谷漫苍走正常的安检渠道,自己陪著他从押运处进押运车厢,待火车开到四九城车站时,把押运车厢的门一开,让他进到旅客车厢,找到自己的座位一坐,只要他不打开自己的行李,就不会有人知道他带了什么。
  至於谷漫苍带的粮食,肯定要说是他自己平日里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量有点大,所以从押运处行个方便。
  押运员隔上一阵子就得路过一次豫省,那边的情况对他们来说並不是秘密。
  人都是有惻隱之心的,既不用自己出粮食,还能帮到当地困难群眾,只要是正常人,肯定不会拒绝。
  至於押运车厢不得进外人的规定,不是有自己陪著做担保吗?
  “谢谢唐老师!”谷漫苍用胳膊抹了一把眼泪,眼睛红红的,给唐植桐鞠了一躬。
  “行了,快回去吧,路上调整一下情绪。我得去单位了。”唐植桐看了一眼手錶,今天星期一,得照例过去处理一下单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