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899估衣铺,故衣铺(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定不负圆哥期望,不过,圆哥,我吃完饭得先去一趟学校,那边放假了,还有点收尾工作没处理好,今天处理利索,明天发工资。”仪式结束这边管一顿工作餐,唐植桐心里还惦记著谷漫苍的事情,打算一会先把前期工作给做好,省的明天发起工资来没时间准备。
  “行,处里有我盯著,你有事儘管去忙。”方圆依旧是大手一挥,对唐植桐的放养態度不变。
  吃过午饭,唐植桐並没有去邮电学院,而是去了天桥。
  天桥这一块最出名的是小剧场,相声、快书、耍猴、唱戏、杂技等等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这边还有四个市场,分別是公平市场、民生市场、天元市场和人民市场。
  唐植桐的目標是人民市场。
  人民市场是个综合性市场,除了水果、蔬菜、鱼虾、自行车外,这边还有卖旧书和旧衣服的。
  路坚往行李箱里塞衣服给了唐植桐启示,自己给谷漫苍准备粮食,最好也在粮食周围塞点衣服,这样上车后没有那么显眼。
  自进入中国以来,已逐渐发展为战略物资。
  但凡重要、贵重的东西,一般是不太可能在社会最底层囤积的。
  遍身罗綺者,不是养蚕人。
  綾罗绸缎是这样,也是。
  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眼下衣不蔽体的情况依旧存在。
  尤其是到了冬天,大多数农村家庭的衣都是不富裕的,一家人穿著薄裤窝在床上,条件差点的盖秸秆,条件好的共享一条被。
  唐植桐想买服。
  服既能为本次偷运粮食打掩护,还能让谷漫苍带回去给家人穿,虽然顶不了吃,但冬天用来保暖也能减少能量消耗,相当於间接省了粮食,活命的机会就大出许多。
  卖旧衣服的地方叫估衣铺,有的人也称之为“故衣铺”。
  估衣很好理解,因为没有什么价签和指导价格,买卖的时候得双方估价,而故衣就有意思了。
  古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把“故”字用在衣服上,別有一番韵味,唐植桐觉得这个名字瞬间就有意境起来,只是不知道为何没有流行起来。
  “劳驾,这衣怎么卖?”唐植桐到了估衣铺,指著掛在墙上的一件袄问道。
  “八块。”商贩朝唐植桐比了个枪的手势。
  “嚯,不便宜啊,这价都赶上新衣服了。”唐植桐有些意外,时下普通衬衣一般也就三块多钱,顶好的也不会超过八块钱,而眼前的这件袄明显有年头了,用料也不是时下的机纺布,关键是样式,有点满清遗风,指不定是哪位遗老故去后,衣服被儿孙拿出来卖的。
  “瞧您说的,新衣服得要布票不是?做这么一件袄,怎么著都得用掉一个人半年的布票。您別看这衣服打著补丁,您摸摸有多厚。买回去找个弹的重新弹一下,保不齐能做一床被。”商贩能说会道,一边劝,一边將衣从墙上挑下来,放到唐植桐手边。
  商贩也是会挑人的,眼前的小伙穿著不俗,明显就是个不差钱的人,他不想错过赚钱的机会。
  唐植桐上手摸摸,確实厚,但离著做被还差的远。
  谷漫苍家里人多,来估衣铺一趟,唐植桐没打算就买一件,指著墙上样式古朴、带著补丁的其他衣说道:“你再给我把这几件拿下来,我比较一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