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雅宝路会议(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片是使馆区,改革开放后陆续有人在这里摆摊,向那些老外卖衣服,后来慢慢形成了一个涉外服装批发地。其中又以对俄罗斯的贸易最多。
  苏联解体后,倒爷的黄金时代到来。
  不仅有从中国去俄罗斯的倒爷,也有从俄罗斯来中国的倒爷。韩三坪坐车过来,一路只见满街的大老外,张嘴就是哈啦少哈啦少,忽道:“陈老师,你说牟其中罐头换飞机那事是真的么?”
  “是啊!”
  “那他能赚多少?”
  “几千万吧,你对牟其中感兴趣?”
  “我就觉得这事挺传奇的。”
  韩三坪忽生感慨:“眼看商业大潮开启了,中国大地上不知要冒出多少奇人异事啊!”
  “他是很传奇,但人可不咋地,满嘴胡说八道吹牛逼。他手里有点钱,但没那么多钱,他最擅长的就是把一千万吹成10个亿,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陈奇也想了想,笑道:“他那破公司不是落户京城了么?以他那么好张扬的性格,说不定要跟我们联系联系呢。”
  “跟我们联系?哎呦,那他肯定没你会忽悠。”
  历史上,韩三坪当了厂长到处找钱拍戏,真的跟牟其中打过交道。
  老牟问你们一年总投资多少?韩三坪说8千万。
  老牟微微一笑,说:“我给你两个亿,还是美元!”
  一下把导演们乐疯了,想着这2亿美元怎么分。何平报了1个亿人民币,想拍《天地英雄》,当时要请姜闻和高仓健主演。
  张建亚报了个《大闹天宫》,要2亿人民币。冯小刚拍的贺岁片预算最少,只有500万,恨不得连夜写个《越王勾践》《火烧赤壁》什么的帮老板钱……
  老牟还吹了个牛逼:“我在论证一个惊天设想,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的口子,让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经尼泊尔吹进青藏高原,彻底改变那里恶劣的生态环境,把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
  后来这段话,被冯晓刚用在了《不见不散》里。
  最后呢,老牟确实给北影打了钱,一共只打了36万美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与此同时,雅宝路的一家招待所大院。
  会议室内,大家果然在等了。
  领导在上头坐着,下面是各方来宾,包括:中影老总、电影局局长、15家故事片厂的厂长、30多个省级电影公司的老总、电影院的代表、30多个省级文化厅的代表。
  可以说,全国与电影相关的单位都派人来了,一百多人汇聚一堂,会议却没开始。
  “怎么还不开始啊?谁还没到?”
  “东方集团呗!”
  “凭什么这么大架子?我们一百多人等他一家?”
  “不然呢?”
  底下嘀咕,领导也有些不快,不停看表:这个小陈啊,差不多得了!
  还好没过多久,陈奇领着韩三坪到了,进屋也不解释,只跟领导打了个招呼,径自就座。领导咳了咳,对着麦克风道:“好了,我们开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