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旧同参,大道在望(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代炼器大师为自己炼制契道灵剑,陆景云自是不会多耽搁,御剑化光赶往天心城。
  如今以他炼气后期的修为,配合上飘水剑与水行真光,剑遁速度已然超过飞舟,只是会累上许多。
  一路剑光飞逝。
  半月之后,顺程搭上一艘飞舟,陆景云回转天心,直入四象山。
  一别数年,四象火山不复当年的半寂之态,火光欲喷,远远就能感受到那股炽热之意。
  陆氏修士以大阵控制火山,若是要动用山巅紫金大炉,光是预热就要去半年之功,调理地气,合定玄火。
  陆景云化光落到四象山,山巅处早有邓正霆在此相候,他见陆景云降下剑光,微微拱手一礼。
  “道子数载未见,功行想来又有精进,此番炼剑也能顺遂许多。”陆景云笑道:“一点微末进步,不值一哂,但愿能不拖大师炼剑后腿。”
  修士求铸法剑,多要随炼器师一同在场,炼入精血,倾注本源,让法剑更为合契于心。
  但若是求剑者本身道行浅薄,炼剑诸事当会麻烦许多,苦的可就是炼器师了。
  邓正霆言道:“以道子功行,当不会有误炼剑。眼下尊师在铸仙堂为众弟子开筵讲道,道子是在茶舍静待片刻,还是?”
  陆景云思索片刻,道:“不知我可否前去听讲?若有扰上人那便罢了。”
  邓正霆忙道:“尊师有言,陆氏愿意听修器道者,皆可前去。道子愿意听修器道,尊师想来会很高兴,自是无碍的。”
  类似陆景云这等道骨天骄,若是愿参修炼器之道,饶是以赤阳上人的脾气也不会拒绝。
  衣钵传承,是每一个非大族修士都要费心思的大事。
  炼器之道,不比炼丹之道那般清雅,又苦又累,参习者颇寡。
  炼器师本就稀少,愿意参修,且有天赋,有毅力的修道璞玉,就更难得了。
  陆景云笑笑,谢过邓正霆,在后者的领路下,两人移步赤阳上人讲道玄殿。
  ……
  三才殿中,道音悠悠。
  “我之器道,走的是真阳天君一脉五行炼法,祖源可追溯到《九器灵宝观微经》,一脉所长俱在法印之上。”
  一位白袍鹤发的清瘦老者持卷淡声,若不是形名在外,谁也难想到这样一位风雅如兰竹的修士是专攻炼器之道,赤阳上人看上去更像一位丹道大家。
  在赤阳上人之下,数百修士端坐蒲团,静心聆听上人讲解器道。其中还有入道后辈在外围站立旁听,不知是真的好慕器道风采,还是来混脸熟。
  陆氏不精器道,族下子弟也对此研究不深,但哪怕听着如坠五里雾中,也要做做样子,好歹不能让赤阳上人觉着陆氏都是些俗客。
  赤阳上人取出一具黑鼎,鼎有四足,上有虫鱼鸟兽之纹,辨其玄气,显然是一件品阶不低的灵器。
  “这是老夫早年所炼一尊灵鼎,只差最后一步未竟全功,你等且观之,告诉我最后一道玄纹该落在何处?若有答对者,这尊鼎就送予他。”
  赤阳上人言语声淡淡,但其话语让各子弟都精神一振。炼器大师的考教,灵器的下赐,都让这些年轻晚辈眸中泛光。
  若是能得到一尊灵器,在陆氏年轻一辈无异于是要摆宴庆贺的喜事,若是能因此得到一位器道大师,仙台上人的赏识,更是堪称一步登天,从此平步青云。
  铸仙堂修士就纯粹得多,赤阳上人在器道有赫赫威名,如今来陆氏讲道,机会难得,这是宗师对他们炼器修士后进的指教,当要好生把握。
  众修凝神观鼎,纷纷张开天眼,观摩玄鼎上器印路数与学问。那些入道后进则艳羡地看着这一幕,恨不得自己也能施展玄道法术,参与论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