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往事落幕篇(上)(3 / 5)
可面对赵无炎的急切,王一不答,只是看着赵无炎一笑,便手中的茶水放下。
既然你们自己不把我交代的事放在心上,还在这试探我,那今夜,你们观山派就该亡。
对于王一的故作神秘,赵无炎有心想寻根问底,但心中有鬼的他此刻却将话语咽在口中,不敢出口。
他摸不准王一深夜登门的缘由到底为何。
在王一踏入观山派地界时,他便已做好了最坏打算,也将门中所有拿得出手的长老同门都唤来。
却未曾想过,以王一如今的修为,若他真不想被自己察觉,他真能察觉到王一登门吗?
一步错,步步错。
此时此刻的他,又一次错过了挽救门派于水火之中的机会,至于水火是怎么来的,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观山派祖师殿殿外,门中弟子早已错落有致的站位完毕,随时等着殿中掌门,长老发出的信号而动。
不多时,一名弟子便从祖师殿中快步走出。
“师兄,里面是什么情况?”
“不知道,快,快去将咱们早就准备好的账本拿来,那一位要查账。”
“查账?深更半夜登门也就算了,还要查账?有什么账好查的,咱们不都是为国家办事嘛。”
“让你去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那一位的本事你没见过还没听掌门他们说过?”
“知道了,我这就去。”
不一会儿,一众观山派弟子就推着一座小车进了祖师殿,便退下,静待下文。
而在祖师殿内,王一依旧居于首座,手指在空中划过。
一本本记录的账本便悬于空中,书页翻动,在灯光下,被王一一一观览。
与此同时,在燕山数百里外,由名门四家的王家为首,中原一带门派代表组成的一支队伍正朝着观山派所在的燕山赶来。
领头的便是如今已为王家家主的王蔼和其子王庸。
“爹,咱们用得着这么着急赶路吗,舟车劳顿,就为了准时赶到?这又不是要打仗,干嘛这么给那王一面子···”
“你懂个屁!”
面对自己儿子那连夜赶路的不耐烦唠叨,王蔼只用了一个反问就让他闭嘴了。
“我问你,如果你要杀鸡儆猴,可鸡杀了,猴不在,你该怎么办。”
“嘿,那还不好办,既然这群猴子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便再找只猴子,再当着猴子的面当鸡杀···爹,您是说,现在观山派就是那只鸡,我们就是那群猴子?!”
被自己这个说法吓到的王庸看向自己老子王蔼,想从他脸上看到自己不过是在说胡话的表情。
可王蔼那一脸严肃的表情告诉他,自己这个不是推测,不是说胡话,而是事实。
“还不算笨,你出生的时候国内已经算太平了,些许匪患闹不出什么大风浪,你生在王家,日子再怎么差也少不了你吃穿用度,关于王一和张之维这两位长辈,你看到的不过是他们太平时期的模样,你老子我,你爷爷,那都是见过这两位的本事。
你当这当世两绝顶这个说法只是咱们圈子里的?那是全世界公认的两绝顶,是能凭一己之力让咱们这个圈子推倒重来的两绝顶!咱们王家这些年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便是因为被这两位照顾过,给你取名庸,也是想你奉中庸之道,好好操持好咱们王家就够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这么大的家业还不够咱们王家子弟过?”
一想到当年的情景,即便王蔼如今已是古稀高龄,也忍不住打起摆子,那个画面,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返回顶部↑
既然你们自己不把我交代的事放在心上,还在这试探我,那今夜,你们观山派就该亡。
对于王一的故作神秘,赵无炎有心想寻根问底,但心中有鬼的他此刻却将话语咽在口中,不敢出口。
他摸不准王一深夜登门的缘由到底为何。
在王一踏入观山派地界时,他便已做好了最坏打算,也将门中所有拿得出手的长老同门都唤来。
却未曾想过,以王一如今的修为,若他真不想被自己察觉,他真能察觉到王一登门吗?
一步错,步步错。
此时此刻的他,又一次错过了挽救门派于水火之中的机会,至于水火是怎么来的,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观山派祖师殿殿外,门中弟子早已错落有致的站位完毕,随时等着殿中掌门,长老发出的信号而动。
不多时,一名弟子便从祖师殿中快步走出。
“师兄,里面是什么情况?”
“不知道,快,快去将咱们早就准备好的账本拿来,那一位要查账。”
“查账?深更半夜登门也就算了,还要查账?有什么账好查的,咱们不都是为国家办事嘛。”
“让你去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那一位的本事你没见过还没听掌门他们说过?”
“知道了,我这就去。”
不一会儿,一众观山派弟子就推着一座小车进了祖师殿,便退下,静待下文。
而在祖师殿内,王一依旧居于首座,手指在空中划过。
一本本记录的账本便悬于空中,书页翻动,在灯光下,被王一一一观览。
与此同时,在燕山数百里外,由名门四家的王家为首,中原一带门派代表组成的一支队伍正朝着观山派所在的燕山赶来。
领头的便是如今已为王家家主的王蔼和其子王庸。
“爹,咱们用得着这么着急赶路吗,舟车劳顿,就为了准时赶到?这又不是要打仗,干嘛这么给那王一面子···”
“你懂个屁!”
面对自己儿子那连夜赶路的不耐烦唠叨,王蔼只用了一个反问就让他闭嘴了。
“我问你,如果你要杀鸡儆猴,可鸡杀了,猴不在,你该怎么办。”
“嘿,那还不好办,既然这群猴子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便再找只猴子,再当着猴子的面当鸡杀···爹,您是说,现在观山派就是那只鸡,我们就是那群猴子?!”
被自己这个说法吓到的王庸看向自己老子王蔼,想从他脸上看到自己不过是在说胡话的表情。
可王蔼那一脸严肃的表情告诉他,自己这个不是推测,不是说胡话,而是事实。
“还不算笨,你出生的时候国内已经算太平了,些许匪患闹不出什么大风浪,你生在王家,日子再怎么差也少不了你吃穿用度,关于王一和张之维这两位长辈,你看到的不过是他们太平时期的模样,你老子我,你爷爷,那都是见过这两位的本事。
你当这当世两绝顶这个说法只是咱们圈子里的?那是全世界公认的两绝顶,是能凭一己之力让咱们这个圈子推倒重来的两绝顶!咱们王家这些年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便是因为被这两位照顾过,给你取名庸,也是想你奉中庸之道,好好操持好咱们王家就够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这么大的家业还不够咱们王家子弟过?”
一想到当年的情景,即便王蔼如今已是古稀高龄,也忍不住打起摆子,那个画面,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