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中蜂保护区!(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况。
  后世证明,中华蜜蜂经过优良的育种和培育。
  其实也能培育出繁育能力和采蜜能力,跟意大利蜂相差不大的种群。
  足以说明,中华蜜蜂的可塑性还是相当的强的。
  只是,前世的历史中,这种对本土蜂群的培育,还是来得太迟了。
  以至于是走了很多弯路,成果也推广的太迟。
  导致最终培育出来的时候,整个蜜蜂养殖业市场,基本已经被意大利蜂养殖所占领。
  纵然有培育成果,也再难去推广。
  甚至会遭受那些既得利益者们的阻碍和各种污蔑。
  使得推广极为艰难。
  这也成为很多坚定的中华蜜蜂养殖者们心中抹不平的伤痛。
  成为一种巨大的遗憾。
  这些遗憾,前世方鸿安作为一个养蜂人,曾经多次听到一些中华蜜蜂研究的专家扼腕叹息过。
  前一世,面对这种局面,方鸿安也只能是无奈摇头。
  不过,这一世。
  方鸿安从养蜂开始,就一直在为此布局、也一直在默默的积蓄力量。
  现如今。
  六个养蜂场,都有专门的育种室。
  还与黄彬为首的农校学子们,在不断的开展课题研究。
  主要……就是育种的研究。
  结合潜意识的经验,再加上农校学生的学识。
  在今年以来,养蜂场的蜂群育种,可不再是单纯的追求数量。
  而开始注重育蜂群的培优育种。
  除了对现有种群的优选优育,方鸿安还定期组织人手,进山收蜂。
  这种收蜂,就不再是为了蜂蜜或者是扩大蜂群了。
  主要的,挑选更优秀的雄蜂和蜂王。
  别看都是中华蜜蜂,生存的地方,也都在这大山里。
  但其实,大山里复杂的地形。
  还是造就了这些中华蜜蜂不同的习性和特性。
  而经过一代代的繁育,这其中,不乏有一些蜂群,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